[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中高温质子传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4389.9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和平;陈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16 | 分类号: | H01M8/10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高温 质子 传导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中高温质子传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质子传导新材料领域。该材料具有介孔结构,通过掺杂将非挥发性的磷酸负载到材料的多孔骨架中,不仅提升了材料的质子传导性能,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由于材料的介孔结构对磷酸分子具有限域效应,因此增加了磷酸与骨架材料之间的作用力,从而使磷酸在材料骨架中不会因为加热或处于潮湿环境下而流失,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120度下的质子传导率达到4.2×10‑3S·cm‑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质子传导材料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中高温质子传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是继水利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燃料电池效率高,污染少,是极具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持续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料氧化和氧气还原两个电极反应及质子/离子传输过程。
质子传导材料作为燃料电池技术的核心部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质子传导材料中研究比较深入的是全氟磺酸,其中以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Nafion膜为突出代表,全氟磺酸的有效工作条件需要有水存在,在完全水合的条件,Nafion膜的质子传导率高达0.1S·cm-1,是迄今为止商业化最成功的一种质子传导材料。但其仍存在一些显著的缺点,如生产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且在温度超过85℃时,质子传导率会大幅降低。因而,研发新型、低成本、高效能的质子传导材料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中高温质子传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质子传导材料生产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在中高温条件下质子传导率大幅下降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具有高的质子传导率和宽的可操作温度范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中高温质子传导材料,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中高温质子传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2,6-二氨基蒽醌和2,4,6-三羟基-1,3,5-苯三甲醛放入反应容器中,加入反应溶剂和催化剂,在100~130℃下反应5~6天,得到固体产物和溶剂的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并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冲洗,去除固体产物中的可溶性组分,然后依次用甲醇和四氢呋喃分别对产物进行索式提取1~2天后干燥,得到具有介孔结构的粉末材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粉末材料浸泡在浓磷酸中3~5天,并进一步过滤得到负载有磷酸的固体分散物,将该固体分散物干燥即得到具有介孔结构的中高温质子传导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2,6-二氨基蒽醌和2,4,6-三羟基-1,3,5-苯三甲醛的摩尔比为1.5:1。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溶剂为二氯苯、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1,4-二氧六环或1,3,5-三甲苯。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剂为乙酸。
进一步地,所述的乙酸浓度为6mol/L。
进一步地,催化剂与反应溶剂的体积比为2:5。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干燥具体为:在60~100℃真空干燥机内干燥12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干燥具体为:在100~150℃真空干燥机内干燥1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4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