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用RX端铁氧体材料和磁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4552.1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聂敏;朱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顺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38;H01F27/36;H01F38/1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方艳平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rx 铁氧体 材料 磁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用RX端铁氧体材料和磁片、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无线充电用RX端铁氧体材料的配方包括主成分和添加成分,主成分按照氧化物重量计包括:66.0wt%~66.5wt%的Fe2O3、5.5wt%~6.1wt%的NiO、21.3wt%~22.0wt%的ZnO、6.0wt%~6.5wt%的CuO;添加成分包括SiO2、Co2O3、MoO3、CaCO3,其中各成分占主成分的总重量的百分比分别为:0.02wt%~0.10wt%的SiO2、0.02wt%~0.10wt%的Co2O3、0.02wt%~0.10wt%d MoO3、0.01wt%~0.10wt%的CaCO3。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具有较高的磁导率μi、较低的功率损耗Pcv和较高的饱和磁通密度Bs的镍锌铁氧体,将其应用到无线充电设备中,起到提高充电性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氧体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用RX端铁氧体材料和磁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穿戴式手表、数码相机以及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充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智能手机,其功能强大,软件丰富,使用频率高,导致手机耗电量非常大,待机时间短,使用这些产品必须反复充电,专用有线充电器携带不方便,而且充电时还有漏电、触电危险等,在实际中成了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且每款电子产品都有一个专用充电器,如果用户更换电子产品,该充电器就成为电子垃圾,既浪费资源又会环境污染。
采用无线充电设备给电子产品充电时,电子产品和无线充电设备之间没有导线连接,可以放上即充,又可以随时拿开使用,没有传统连接导线的限制,充电方便、灵活,并且可以同时给多个电子产品充电,这使得无线充电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技术逐步向无尾化(非接触式充电)迈进,无线充电技术飞速发展。根据设计原理和机理的不同,无线充电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频段可分为三类:低频是电磁感应耦合式、中高频是电磁谐振式、更高频是电磁辐射式。以电磁感应方式充电(Qi标准)最为普遍。快速充电或大电流充电的场合,由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是分离的,系统在工作时,会有漏感产生,线圈互感变小,进而转换效率变低;还存在电磁辐射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用导磁屏蔽材料对线圈产生的磁通量进行屏蔽,在发射线圈端和接收线圈端分别加入铁氧体材料作为屏蔽材料时,可以提高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进而提高传输效率。电磁感应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利用了变压器理论和电磁感应定律。发射端采用市电供电,交流电通过发射端线圈(相当于变压器初级线圈),将电能转化为磁场,其可通过空气传播,接收端线圈(相当于变压器次级线圈)接收到磁场后,由于电磁感应,在接收端会产生电流,进而达到两端的功率传输。
目前市面上存在非晶纳米晶与铁氧体两大主流屏蔽材料,非晶纳米晶具有高磁导率和高饱和磁感的优点,但限制于叠片工艺的复杂度,其制造成本较高,目前铁氧体片仍是市场第一选择,因此制备能够适用于无线充电用的铁氧体材料成为本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用RX端铁氧体材料和磁片、及其制造方法,制备出具有较高的磁导率μi、较低的功率损耗Pcv和较高的饱和磁通密度Bs的镍锌铁氧体,将其应用到无线充电设备中,起到提高充电性能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顺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顺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4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