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及其机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4692.9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何炽佳;唐采鑫;龙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02 | 分类号: | F04C23/02;F04C29/02;F04C2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及其 机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机芯,其根据孔口出流(orifice flow)原理,将导油腔道的内径D、进油孔的孔径d1、出油孔的孔径d2、回油孔的孔径d3限定为Dd1d2d3,由此限定了内部循环油路中各流通路径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经回油孔喷出的冷冻机油的油量,进而能够在转速提高时有效地抑制油循环量的急剧上升,以确保压缩机能够在高转速状态下稳定运转。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由于其采用了上述机芯,因而即使在高转速的状态下,其内部也不会出现缺油的现象,能够安全稳定地高速运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机芯。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运转时,除了冷媒在压缩系统中不断循环以外,用于冷却和润滑机芯的冷冻机油也会随着冷媒的运动而不断循环,参与循环的机油量即定义为油循环量。
在低转速时,由于冷媒的运动速度较慢,所以油循环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压缩机内的机油量能够满足机芯的润滑要求;但在高转速(90rps以上)时,由于冷媒的运动速度加快,压缩机内的大量机油被冷媒带入压缩系统中,油循环量会急剧上升,导致压缩机内缺油,严重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其机芯,该机芯能够在转速提高时有效地抑制油循环量的急剧上升,以确保压缩机能够在高转速状态下稳定运转。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机芯,包括曲轴,所述曲轴包括下轴段,所述下轴段的内部设有导油腔道,所述导油腔道内设有甩油片,所述下轴段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散油孔,所述曲轴的下端设有进油结构,所述进油结构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进油孔,所述导油腔道的顶部设有出油结构,所述出油结构设有与所述导油腔道相连通的出油孔,所述下轴段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出油结构相连通的回油孔;
将所述导油腔道的内径记为D,将所述进油孔的孔径记为d1,将所述出油孔的孔径记为d2,将所述回油孔的孔径记为d3,则D、d1、d2以及d3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Dd1d2d3。
作为优选方案,D、d1、d2以及d3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油腔道在靠近其顶部的位置设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将所述导油腔道分隔为下腔道和上腔道,所述挡油板与所述上腔道构成所述出油结构,所述甩油片设于所述下腔道内,所述出油孔设于所述挡油板上,所述下腔道通过所述出油孔与所述上腔道相连通,所述回油孔与所述上腔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油板的外沿与所述导油腔道的腔壁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油结构为细孔道,所述细孔道与所述导油腔道通过所述出油孔相连通,所述回油孔与所述细孔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甩油片为螺旋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油孔为下大上小的锥形,所述d1为所述进油孔的最小孔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油孔的锥度为13°-14°。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油腔道在所述曲轴的下端面形成开口,所述进油结构包括封板,所述封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进油孔设于所述封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封板设有进油嘴,所述进油孔设于所述进油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4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