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器挡位显示三线式逻辑电路及使用该逻辑电路的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4891.X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4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沿华;林福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达峰软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1S5/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高玉成 |
地址: | 44201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线式 驱动信号 换挡器 挡位 三线 指示灯 高可靠性 逻辑解决 硬件逻辑 组合逻辑 背光灯 纯硬件 控制线 灵活的 车型 造型 应用 保证 | ||
1.一种换挡器挡位显示三线式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线式逻辑电路为三线PWM驱动控制的指示灯和背光灯逻辑电路;所述三线式逻辑电路的三线PWM驱动控制线分别为R挡驱动信号、D挡驱动信号和N挡驱动信号,能实现七种组合逻辑供换挡器挡位显示七种工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器挡位显示三线式逻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线式逻辑电路包括二极管D1~D8、静电防护电容C1~C3、限流电阻R1~R11、指示灯LD1~LD4、背光灯LED5~LED11、R挡和N挡位互锁逻辑电路Q1、D挡和N挡位与逻辑电路Q2、三极管Q3、电阻R22和R23;
所述二极管D1~D8均采用二合一集成封装;所述R挡和N挡位互锁逻辑电路Q1和所述D挡和N挡位与逻辑电路Q2均为SOT363封装二合一三极管;所述R挡和N挡位互锁逻辑电路Q1的型号为PUMH13/NXP;所述D挡和N挡位与逻辑电路Q2的型号为BCR35PN/INFINEON;
所述指示灯LD1为R挡指示灯,所述指示灯LD2为N挡指示灯,所述指示灯LD3为D挡指示灯,所述指示灯LD4为E挡指示灯;所述背光灯LED5和LED6为R挡背光灯,所述背光灯LED7为N挡背光灯,所述背光灯LED8和LED9为D挡背光灯,所述背光灯LED10和LED11为E挡背光灯;所述静电防护电容C1、C2、C3分别作为对信号输入端口SHIFT_D、SHIFT_N、SHIFT_R的静电防护;
所述静电防护电容C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D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D;所述静电防护电容C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接N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N;所述静电防护电容C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R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R;
所述二极管D1的3号管脚连接D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D,所述二极管D1的2号管脚连接ECO挡背光灯信号输入线路BL_ECO_Shift,所述二极管D1的1号管脚连接R挡背光灯信号输入线路BL_R_Shift;且所述二极管D1的2号管脚具体是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1和R2分别连接驱动ECO挡的所述背光灯LED10和LED11;所述二极管D1的1号管脚具体是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3和R4分别连接驱动R挡的所述背光灯LED5和LED6;
所述二极管D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D挡和N挡位与逻辑电路Q2的3号管脚,所述二极管D2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1号管脚,所述二极管D2的3号管脚连接ECO挡背光灯信号输入线路BL_ECO_Shift;且所述二极管D2的3号管脚具体是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3和R4分别连接驱动R挡的所述背光灯LED5和LED6;
所述二极管D3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2号管脚,所述二极管D3的2号管脚连接R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R,所述二极管D3的3号管脚连接ECO挡背光灯信号输入线路BL_ECO_Shift;且所述二极管D3的3号管脚具体是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1和R2分别连接驱动ECO挡的所述背光灯LED10和LED11;
所述二极管D4的1号管脚连接R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R,所述二极管D4的2号管脚连接D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D,所述二极管D4的3号管脚连接N挡背光灯信号输入线路BL_N_Shift;且所述二极管D4的3号管脚具体是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7连接驱动N挡的所述背光灯LED7;
所述二极管D5的3号管脚连接所述D挡和N挡位与逻辑电路Q2的3号管脚,所述二极管D5的2号管脚连接N挡背光灯信号输入线路BL_N_Shift,所述二极管D5的1号管脚连接D挡背光灯信号输入线路BL_D_Shift;且所述二极管D5的2号管脚具体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7连接驱动N挡的背光灯LED7;所述二极管D5的1号管脚具体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5和R6分别连接驱动D挡的所述背光灯LED8和LED9;
所述二极管D6的1号管脚连接R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R,所述二极管D6的2号管脚连接N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N,所述二极管D6的3号管脚连接D挡背光灯信号输入端口;且所述二极管D6的3号管脚具体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5和R6分别连接驱动D挡的所述背光灯LED8和LED9;
所述二极管D7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指示灯LD3的阳极端,所述二极管D7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指示灯LD2的阳极端,所述二极管D7的3号管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
所述二极管D8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背光灯LED10的阳极端,所述二极管D8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背光灯LED11的阳极端, 所述二极管D8的3号管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
当D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D和N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N同时输入信号时,所述二极管D7和D8起到对ECO挡的所述背光灯LED10和LED11、N挡的所述指示灯LD2、D挡的所述指示灯LD3的强制关断作用;
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其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2并通过所述电阻R22连接所述D挡和N挡位与逻辑电路Q2的3号引脚;所述电阻R23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所述R挡和N挡位互锁逻辑电路Q1的1号和4号引脚接地,2号引脚连接N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N,3号引脚连接所述指示灯LD2的阳极端,5号引脚连接R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R,6号引脚连接所述指示灯LD1的阳极端;
所述D挡和N挡位与逻辑电路Q2的1号引脚接地,2号引脚连接N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N,3号引脚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11并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11连接所述指示灯LD4的阳极端,4号引脚连接D挡信号输入端口SHIFT_D,5号引脚与6号引脚相连;
所述背光灯LED5~LED11的阴极端均接地;所述指示灯LD1~LD4的阴极端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达峰软轴有限公司,未经十堰达峰软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48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具的无线遥控方法
- 下一篇:智能开关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