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秧苗连年高产培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5431.9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廖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25/00;A01G13/02;A01C1/02;A01C1/08;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辣椒 高产 培植 植株 秧苗 生长 单株 种植业技术 薄膜覆盖 生长状况 栽培技术 地下根 支撑架 收获 侧枝 冻伤 复水 炼苗 叶片 干旱 成功 | ||
1.一种辣椒秧苗连年高产培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天即可播种,也有晒种后用清水浸泡4-6小时,然后用10%磷酸三钠1000倍水溶液等药液浸种10-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55-60℃温水中浸种10-15分钟,需不断搅拌,并随时补给温水保持水温,捞出催芽24-27小时待播;
S2、整地播种:首先在选择好的苗地里均匀施足底肥,每分地施腐熟优质粗肥300-350千克,尿素1.5-2千克,磷肥5-6千克,草木灰15-20千克或优质复合肥10-15千克,肥料撒匀后浅翻15厘米,使肥料均匀地掺入土壤,耙细耙平后做成畦子,做畦后浇透水,等水渗完后,把种子均匀撒在畦子里,上面覆盖一厘米后的壤土,最后蒙上地膜,扣上小工棚即可。
S3、第一阶段苗期管理:在植株达到20cm高的辣椒秧苗周边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打孔,且打孔的深度均为1m,且孔的直径与辣椒秧直径一致,然后向孔内注水和施肥,第一次注水与肥料后,再针对的辣椒秧进行第一次干旱炼苗6-7天,然后针对已经打孔进行第二次注水与施肥,实现辣椒秧第一次复水,在复水一周后,每一株辣椒秧从根部与土壤交界处将会萌生3个侧枝;
S4、第二阶段苗期管理:之后通过在辣椒秧周边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打2m相同深度孔,且孔的直径与辣椒秧直径一致,然后向孔内注水施肥,第三次注水与肥料后,再针对植株达到40cm高的的辣椒秧进行第二次次干旱炼苗6-7天,之后针对已经打得孔进行第四次注水与施肥,实现辣椒秧第二次复水,在第二次复水一周后,每一株辣椒秧从根部与土壤交界处共萌生6个侧枝;
S5、第三阶段苗期管理:之后再通过在辣椒秧周边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打3m相同深度孔,且孔的直径与辣椒秧直径一致,注水后,再针对植株达到60-80cm高的辣椒秧进行第三次干旱炼苗6-7天,然后针对已经打得孔进行第五次注水与施肥,实现辣椒秧第三次复水,在第三次复水一周后,再通过在辣椒秧周边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打4m相同深度孔进行第六次注水与施肥后,最终实现辣椒秧根系发达,主根达2.5-3m深度,1m以上长须根数达到80-85根,每一株辣椒秧从根部与土壤交界处共萌生12个侧枝;
S6、连续生长管理:可连续生长与收获三年,在空气温度低于零上5-7摄氏度时,需使用薄膜覆盖整个植株,第二年和第三年,不再进行干旱炼苗与复水,仍然用孔中注水方式针对辣椒秧浇水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秧苗连年高产培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里6个侧枝中3个侧枝是第一次复水后萌生的侧枝,而另外3个侧枝是新萌生的侧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秧苗连年高产培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里12个侧枝中6个侧枝是第一次复水和第二次复水后萌生的侧枝,而另外6个侧枝是新萌生的侧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秧苗连年高产培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覆膜是指在定植辣椒的地里南北行覆膜,地膜幅宽0.7-1.2米均可,在覆盖好的地膜上用直接3公分带尖的铁棒打眼,每幅地膜上可以打2-3行眼儿,深度7-8公分,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密度为每亩4000穴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椒秧苗连年高产培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S5的苗期管理中需给定植秧苗浇水,定植时可用手把秧苗拔下,然后一棵一棵地放进打好的眼里,也有一个眼放两棵的,放好秧苗立即浇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54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