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酸增强处理液及对老化纸进行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5834.3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5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任俊莉;何贝;刘传富;张春辉;樊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H25/18 | 分类号: | D21H25/18;D21H25/06;D21H23/50;D21H17/56;D21H17/67;D21H21/14;D21H2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酸 增强 处理 老化 进行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古籍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脱酸增强处理液及对老化纸进行处理的方法。所述脱酸增强处理液由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PEI分散剂和溶剂构成。所述处理方法为:清理老化纸表面的杂质,经过恒温恒湿处理后放入真空干燥设备中处理;将预处理后的老化纸张平铺于密闭箱中,采用脱酸增强处理液经加压雾化后进行雾化处理;然后置于通风橱中进行风干后将其均匀平整地放在毛布之间,一起置于真空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处理,取出后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平衡水分,完成处理。本发明的脱酸增强处理液及处理方法对老化纸具有脱酸、增强、抑菌、抗老化等多功能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古籍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酸增强处理液及对老化纸进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历史悠久,受损的古籍文物数量众多。古籍文物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等价值属性。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储存条件较差或人为破坏,大量的古籍文物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老化、破损等受损情况。因此,古籍文物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然而,古籍保护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传统纸张脱酸增强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工艺繁杂、处理效率低、处理效果不佳等,影响古籍的有效保护。因此,急需寻找一种简单高效的多功能古籍修复液及处理工艺。
纸张老化主要表现为纸张酸化、纸页强度降低和颜色泛黄。造成纸张酸化的因素很多,木质素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容易被氧化和水解形成酸性物质;漂白过程中微量氯化物的残留加速了明矾对纸张变质,最终导致纸张酸化;制浆造纸过程中,添加的酸性化学品,如酸性明矾、酸性松香,以及矾水胶料等,加重了纸张的酸化情况;印刷过程中,使用的酸性或含氧化物的油墨和颜料,也是纸张酸性增强的因素之一;另外,纸张在储存过程中,受到大气中酸性气体(如SO2、NOX等)的影响和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的侵蚀。总之,造成纸张酸化的原因有很多,诸种因素皆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纸张酸化后,在常温条件下就可以发生纤维素酸催化水解反应,使纤维素大分子链变短,聚合度降低,从而降低纸张的物理强度。此外,纸张在潮湿的空气中或紫外光下也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一些有色基团,使纸张颜色加深,尤其在木质素存在的条件下,纸张泛黄更加明显。
国外脱酸研究较早,一直致力于大规模脱酸的研究工作,现已有实际应用的方法有Wei T’o法、Bookkeeper法、Battle法、Book Saver法等,主要以古籍脱酸为主,但处理后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粉末沉积、油墨模糊等(Cellulose,2015,22(5):2859-2897)。随着科技的发展,2000年以后,Giorgi等人开始提出将纳米技术用于古籍保护(Langmuir,2002,18(21):8198-8203)。Giorgi等提出了利用镁盐与NaOH在均相沉淀反应中制备Mg(OH)2纳米颗粒,将制备的Mg(OH)2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异丙醇或氟烷烃的混合物中,用于脱酸。结果表明,Mg(OH)2纳米颗粒可以简单地渗透到纸张纤维内部,脱酸效果较好,与Wei T’o法相比,纳米Mg(OH)2脱酸效率更高,而且发现脱酸后的纸张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效果(Langmuir,2005,21(18):8495-8501)。Taglieri等提出了一种新颖、简单且可大量制备的Mg(OH)2纳米颗粒合成路线,它是基于交换离子,在水悬液中制备氢氧化镁纳米颗粒,粒径可以达到几十纳米,用于古籍保护,实验表明,脱酸存碱效果良好(Journal ofNanoparticle Research,2015,17(10):411)。Poggi等人提出了一种Ca(OH)2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用来抑制纸张纤维的氧化和酸降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长期抑制老化纸张中纤维素的酸降解(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16,18:250-2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5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