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数据加密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6699.4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星;周俊;李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N3/0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振新;朱文杰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网络 生成模型 用户数据 对抗 电子设备 加密数据 输出数据 数据加密 维度 接收用户数据 样本数据 输出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数据加密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数据;将所述用户数据输入至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并获得所述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将所述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加密数据输出,其中,所述对抗神经网络基于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的样本数据训练得到,所述加密数据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数据加密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使得用户面临隐私暴露的风险。只要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购物或参与社交媒体互动,就需要将个人数据所有权转移给服务商,经过多重交易和多个第三方渠道的介入,个人数据的权利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一方面,企业拥有海量数据,这些用户数据对企业来说是珍贵的资源,因为企业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从中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用户数据一旦泄漏,用户的隐私可能被侵犯。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数据加密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既能够保证用户数据无失真,又可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以下各方面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数据加密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户数据;将所述用户数据输入至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并获得所述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将所述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加密数据输出,其中,所述对抗神经网络基于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的样本数据训练得到,所述加密数据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数据加密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接收用户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用户数据输入至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并获得所述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加密模块,将所述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加密数据输出,其中,所述对抗神经网络基于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的样本数据训练得到,所述加密数据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接收用户数据;将所述用户数据输入至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并获得所述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将所述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加密数据输出,其中,所述对抗神经网络基于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的样本数据训练得到,所述加密数据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接收用户数据;将所述用户数据输入至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并获得所述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将所述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加密数据输出,其中,所述对抗神经网络基于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的样本数据训练得到,所述加密数据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用户数据;将所述用户数据输入至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并获得所述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将所述对抗神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的输出数据作为加密数据输出,其中,所述对抗神经网络基于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的样本数据训练得到,所述加密数据与所述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维度,既能够保证用户数据无失真,又可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6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