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通断电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7096.6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汤仕晖;钱雨鑫;张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陈其明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输入模块 负载输出模块 线路板 液晶显示模块 输入电接口 通断电控制 液晶显示屏 电源模块 输入按键 主控芯片 电连接 电磁继电器 时钟模块 时钟芯片 输出电路 显示模块 植入软件 主控软件 装置提供 智能 电接口 通断电 终端 输出 | ||
提供一种智能通断电控制装置,包括线路板(1),分别与所述线路板(1)电连接的输入电接口(2)、液晶显示屏(3)、各输入按键(5);线路板(1)包括植入软件的主控芯片(6),与主控芯片(6)电连接的电源模块、时钟芯片、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负载输出模块;电源模块连接输入电接口(2),液晶显示模块连接液晶显示屏(3),按键输入模块连接各输入按键(5),负载输出模块包括至少1路连接有电磁继电器的终端为输出电接口(7)的输出电路;主控软件包括时钟模块程序、显示模块程序、按键输入模块程序、负载输出模块程序;可以满足复杂通断电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断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通断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科学实验、产品测试等领域,正常会碰到需要对多个用电器时进行复杂的通断电状态控制。
对于简单的通断电条件,可以使用时间继电器模块进行控制,但最多只能实现2段通断电的条件,无法满足复杂的通断电循环的条件,而且时间继电器模块定时精度较差,长时间使用会累计误差,造成定时不准。如果要满足复杂的通断电要求,目前可通过专业的可编程电源来实现,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1.可编程电源在输出电压或电流时存在过冲现象,严重时可能会损坏被测产品,这是由于可编程电源在自动调节电压和电流过程中,内部电压电流控制回路存在滞后现象,而这部分控制滞后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电源输出过冲,如果内部控制滞后时间越久,实际输出过冲就越严重。2.一般的可编程电源不具备电源输出监控功能,无法对通断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无法保存电源通断电历史曲线,无法满足实验室需要把通断电情况保存为原始数据的要求。3.目前一般的可编程电源最多只能输出4路,有些甚至只有1路,对于需控制的用电器数量较多、通断电要求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则无法满足要求。4. 可编程电源价格比较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智能通断电控制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通断电控制装置,包括线路板(1),分别与所述线路板(1)电连接的输入电接口(2)、液晶显示屏(3)、按键输入盘(4),按键输入盘(4)上设置多个用于系统时间设置和定时参数设置的输入按键(5);所述线路板(1)包括主控芯片(6),所述主控芯片(6)中植入主控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6)电连接的电源模块、作为时间信号发生器的时钟芯片、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负载输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输入电接口(2),所述液晶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3),所述按键输入模块连接所述按键输入盘(4),所述负载输出模块包括至少1路连接有电磁继电器的终端为输出电接口(7)的输出电路;所述主控软件为与相关硬件相对应的经模块化编程使各硬件电路模块协调工作的模块化程序,包括时钟模块程序、显示模块程序、按键输入模块程序、负载输出模块程序。
在所述液晶显示屏(3)实时显示的系统运行参数,包括通道号、运行状态、当前段号、循环次数、每段剩余时间、每段运行时间、程序结束时间、通道监测电压。
所述按键输入盘(4)的输入按键(5)采用4*4矩阵布置,共有16个输入按键(5),分为功能输入按键(5)和数字输入按键(5);所述主控软件的通过按键输入模块程序对按键设定信息进行扫描采集,进行系统时间设置和定时参数设置、保存和读取通道配置信息。
所述线路板(1)使用外接的5V直流电源供电,所述主控芯片(6)选用STM32F103ZET6,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MS1117-3.3稳压芯片,通过AMS1117-3.3稳压芯片转化为3.3V直流电压给主控芯片(6)供电。所述时钟芯片选用DS12C887+芯片;所述液晶显示模块选用LCD19264液晶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7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