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燃实验装置及基于该装置测试回燃临界条件与参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7331.X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轩;钟波;梅秀娟;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3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唐健玲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条件 控制器 回燃实验装置 实时监测单元 温度检测单元 装置测试 组分分析 可燃物 远程监控终端 触摸显示屏 消防 点火组件 控制变量 人身安全 箱体连通 装置结构 燃烧台 透明板 燃烧 救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燃实验装置及基于该装置测试回燃临界条件与参数的方法。包括箱体、控制器、触摸显示屏、远程监控终端、燃烧台、组分分析单元、实时监测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箱体,所述箱体一侧设有门,另一侧设置为透明板;所述燃烧台上设有可燃物和点火组件;所述组分分析单元与箱体连通;所述实时监测单元设置在箱体内并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箱体内并与控制器相连。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控制,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测可燃物的回燃临界条件与参数,以为消防人员提供最佳救灾路径,充分确保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燃实验装置及基于该装置测试回燃临界条件与参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回燃是在通风受限的建筑火灾进入缺氧燃烧甚至闷烧后,由于新鲜空气的突然大量补充而引起热烟气重新急剧燃烧的现象。回燃现象由于其突然性和强大的破坏性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特别是消防人员的安全。目前,人们对其产生的临界条件和抑制手段还不完善,如公开号为CN1467036A的专利申请“回燃实验装置”,其虽然可以用于研究不同开口形式、通风方式、燃料种类等对产生回燃的临界条件的影响,但是其在无法实现燃料位置、燃料形状、点火源位置、温度、回燃气体临界组分等条件的检测,并且,根据其实验数据,也无法确定消防人员的最佳救灾路径、确保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弊端依然十分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回燃实验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控制,并且可更为精确且完善的测试回燃临界条件和参数,以为消防人员提供最佳救灾路径,充分确保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燃实验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即为回燃实验腔室,箱体一侧设有门,另一侧则设置为便于观察的透明板;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箱体外;
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设置在箱体外并与控制器相连;
远程监控终端,所述远程监控终端通过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与控制器相连;
燃烧台,所述燃烧台可移动的设置在箱体内底部,燃烧台上设有用于回燃实验的可燃物,和用于给可燃物点火的点火组件;所述点火组件与控制器电连接;
组分分析单元,所述组分分析单元与箱体连通,用于导入箱体内的气体并对气体组分进行检测;
实时监测单元,所述实时监测单元设置在箱体内并与控制器相连,用于实时监测箱体内情况;
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箱体内并与控制器相连,用于实时监测箱体内温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门上均匀设有多个按行列排列的小叶门扇,每个小叶门扇内侧均设有与控制器相连的压力计。
具体的说,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倒扣槽,该倒扣槽上方设有限位条形孔,倒扣槽内设有滑道;所述燃烧台包括位于倒扣槽上方的燃烧平台,设置在燃烧平台下方并可在限位条形孔内平移的连接块,设置在连接块下方并与滑道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内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带动滑块在滑道上滑行的步进电机;所述可燃物和点火组件均设置在燃烧平台上方。
具体的说,所述燃烧平台上方中部设有多块竖直挡板,所述可燃物即放置在竖直挡板之间;所述点火组件包括设置在竖直挡板外侧的燃烧平台上的至少两个安装凸起,设置在安装凸起之间的电阻,与电阻串联连接的电源,及连接在电阻与电源之间并与控制器相连的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箱体外。
具体的说,所述限位条形孔两侧的倒扣槽上各设有一条形凸起,所述燃烧平台下方两侧则设有与条形凸起相匹配的条形槽、用于条形凸起在条形槽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73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