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极柱锂电池盖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7453.9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邓越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小机灵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8;H01M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孔 负极板 正极板 锂电池盖板 顶盖片 一体注塑件 无极 密封圈 组装 绝缘塑胶件 动力电池 动力盖板 极柱组装 加工工序 有效减少 盖板 省略 零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极柱锂电池盖板,它涉及锂电池盖板领域,它包含顶盖片、正极板安装孔、负极板安装孔、U型正极板、U型负极板、PPS纳米一体注塑件,顶盖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板安装孔和负极板安装孔,正极板安装孔内安装有U型正极板,负极板安装孔内安装有U型负极板,U型正极板和U型负极板与顶盖片的连接处均设置有PPS纳米一体注塑件。它在确保常规动力电池盖板性能的前提下,将传统动力盖板中的密封圈组装、极柱组装、绝缘塑胶件组装都省略了,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及有效减少了加工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极柱锂电池盖板,属于锂电池盖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在动力和储能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尤其在新能源汽车设备上集中最多,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使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依赖于补贴政策的支撑。2018年以来,随着补贴新政实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后补贴时代”,双积分政策接棒,而资本寒冬也正蔓延至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产业链企业面临资金、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的空前压力。对于提供动力电池壳盖的厂家来说深度洗牌已开始,中小企业艰难支撑。因新能源动力电池在生活中的渗透,人们对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也变得越来越关注,技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要求降价的双重夹击下,迫使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组成者必须走低成本消耗、高技术产品产出这样一种生存模式。只有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才能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通常采用压铆结构、卡簧结构或其它结构,结构上虽有差异,但组成的零配件基本相同。顶盖片、极柱、防爆阀、密封件、绝缘塑胶件、导电配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主配件,因其特殊的结构问题,生产动力电池盖板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
现有的复合极柱结构中,虽对复合极柱焊接线有做拉力要求,但在实际电池生产过程中在受到表面外拉力作用下产生拉力时,依旧会出现焊接处断裂导致的电池失去充放电的功能。且摩擦焊接极柱采用车床摩擦焊接及表面加工方式生产,生产效率低不说,摩擦焊接设备又昂贵,综合成本非常之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极柱锂电池盖板,抛去传统极柱结构的制约,改革、优化结构和制程工艺,通过不断的试验验证,实现无极柱锂电池盖板结构,正极用铝板经过冲压成型取缔正极柱的作用,再经过纳米注塑成型工艺直接使其连通盖板内外,负极的铜铝摩擦焊复合极柱也用铜铝复合材料替代,同样经过纳米注塑成型工艺直接使其连通盖板内外。
本发明的一种无极柱锂电池盖板,它包含顶盖片、正极板安装孔、负极板安装孔、U型正极板、U型负极板、PPS纳米一体注塑件,顶盖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板安装孔和负极板安装孔,正极板安装孔内安装有U型正极板,负极板安装孔内安装有U型负极板,U型正极板和U型负极板与顶盖片的连接处均设置有PPS纳米一体注塑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片的中部设置有防爆孔,防爆孔内安装有防爆阀,防爆阀的上表面设置有PET防爆阀保护贴膜。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片、U型正极板和U型负极板上均设置有数个冲压吸附孔,不仅可以增加顶盖片、U型正极板和U型负极板与塑胶之间的吸附紧密度,还能确保正负极不漏气,泄漏率小于1.0*10-7pa.m^3/s。
作为优选,所述的U型正极板和U型负极板上均设置有PPS纳米注塑进胶孔,可以增加正负极板与PPS纳米一体注塑件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U型正极板采用常规铝板材料制成,材料具有普遍性易采购,厚度及成型形状可任意调节,有利于根据使用需求设计,生产效率很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小机灵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小机灵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7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