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冷却塔风机与循环泵匹配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7790.8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俊;陈浩;高国瑜;朱凯;孙伟军;李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代理公司: | 31288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源热泵系统 余热利用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 冷却塔风机 冷却系统 压缩系统 中央控制模块 空压机 循环泵 匹配 无线电台 恒定 余热回收系统 变频运转 电性连接 循环水泵 状态组合 高效区 进水口 冷却水 匹配性 进水 节能 运转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塔风机与循环泵匹配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水源热泵系统、压缩系统、冷却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压缩系统、冷却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通过无线电台与中央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该用于冷却塔风机与循环泵匹配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将进水口温作为变量,设置了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将循环水泵和冷却塔风机进行了“开、闭、变频运转”等多项状态组合,实现了冷却系统与余热利用系统匹配性运行,压缩系统中空压机的冷却水进水温度相对恒定,即确保了空压机安全运转,又确保了水源热泵系统始终运行在高效区,实现全方位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冷却塔风机与循环泵匹配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造船业作为传统的人员密集型高能耗产业,一方面,由于人员众多,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量的热能在生产过程中以损耗(工业余热)的形式被白白浪费掉,如何将损耗的热能收集起来,并加以有效的利用,从而减少日常能源的消耗,将成为现代化造船企业节能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空压站是船厂的主要耗能站房之一,其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余热),该部分能量须采取必要措施给予排除,以免对机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水为载体将热量带出、并采用冷却水塔的模式将之排放至大气中,过程中还需输入一定的电能,如此模式日积月累,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另外,在极端工况下,由于低温导致蒸发器内制冷剂的蒸发程度不完善,会以气水两相流状态进入压缩机,影响压缩机效率,降低了制热能力,严重时会导致蒸发器盘管破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塔风机与循环泵匹配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塔风机与循环泵匹配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具备全方位节能、保证压缩系统在极端工况下可以正常使用和稳定高效制备热水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水为载体将热量带出、并采用冷却水塔的模式将之排放至大气中,过程中还需输入一定的电能,如此模式日积月累,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另外,在极端工况下,由于低温导致蒸发器内制冷剂的蒸发程度不完善,会以气水两相流状态进入压缩机,影响压缩机效率,降低了制热能力,严重时会导致蒸发器盘管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冷却塔风机与循环泵匹配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水源热泵系统、压缩系统、冷却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压缩系统、冷却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通过无线电台与中央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冷却系统的输出端与余热利用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电台采用日精超小型NDA数传电台。
优选的,所述水源热泵系统由回水管温度控制器和热泵机组组成,所述回水管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压缩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泵机组由蒸发器、冷凝器和自循环旁流管路组成,所述热泵机组为螺杆式压缩机热泵机组。
优选的,所述压缩系统由冷却水管温度控制器和进水口温度控制器组成,所述进水口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冷却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系统由循环水泵和冷却塔风机组成,所述循环水泵为卧式端吸泵。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冷却塔风机与循环泵匹配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进水口温度控制器对冷却水进水口的温度进行控制,将进水口温作为变量,设置了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将循环水泵和冷却塔风机进行了“开、闭、变频运转”等多项状态组合,实现了冷却系统与余热利用系统匹配性运行,压缩系统中空压机的冷却水进水温度相对恒定,即确保了空压机安全运转,又确保了水源热泵系统始终运行在高效区,实现全方位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7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