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68937.5 申请日: 2019-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9628396B 公开(公告)日: 2021-03-26
发明(设计)人: 陈立功;孙忠杰;赵宏;蔡建强;马骏凡;郭潇;齐海龙;薛庆磊;张叔人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诺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0783 分类号: C12N5/0783;A61K35/17;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赵天月
地址: 10008***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记忆 淋巴细胞 肝癌 治疗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出了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培养基、记忆性淋巴细胞群的获得方法和用途,所述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含有如下标志分子的至少之一:白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8、CD16、CD56、CD62L和CD45RO。本发明的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可在肝癌抗原特异性地刺激下,快速活化并增殖分化,可分泌IFN‑γ,从而辅助强化机体免疫应答,并可在机体内留存,起到较好地肿瘤杀伤作用。另外,还能够有效地降低肿瘤转移复发风险,尤其适用于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病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培养基、记忆性淋巴细胞群的获得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一类细胞恶性增殖并侵犯机体正常组织的疾病,其发病率高,每年有超过14.6%的死亡案例的死因为癌症。攻克癌症的战役一直没有停歇,不断有新的进展,但目前仍无完美的根治癌症方法。

最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疗法,其次为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但三者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无法移除全部癌细胞,导致残余癌细胞侵入邻近组织或者远端转移而失败,或者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研发出具备细胞特异识别能力的靶向治疗方法,即利用能够专一识别癌细胞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或阻断癌细胞胞内信号传递的酪氨酸磷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来精准杀死癌细胞的方法。靶向治疗因其具备癌细胞特异性,避免了传统化学疗法的全面破坏带来的副作用。一般在癌症初期,可借由外科手术或放射线治疗减少癌细胞数目后,再采用靶向疗法、药物化学疗法或将上述方法采阶段性合并治疗。尽管合并治疗有较好疗效,但仍不能完全根治所有癌症,常常有患者癌症复发,因此还需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而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的发明则为人们提供了新思路。

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是将供体的淋巴细胞转移给受体进而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抗癌、造血干细胞移植、抗病毒感染和自体免疫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基于T淋巴细胞的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采用的细胞产品主要有TIL、TCR-T和CAR-T三类。尽管TIL、TCR-T和CAR-T具备一定的肿瘤治疗效果,但其成功治愈率仍然不高,不具备普适性,其发展瓶颈主要在于其在体内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和效应T细胞短暂的体内存活时间。一般地,高度分化的效应T细胞如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内的半衰期大约只有15天。而干性较强的记忆性T细胞,包括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TEM)和中央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存活时间可提高至一个月及以上,且杀瘤效果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培养基、记忆性淋巴细胞群的获得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可在肝癌抗原特异性地刺激下,快速活化并增殖分化,可分泌IFN-γ,从而辅助强化机体免疫应答,并可在机体内留存,起到较好地肿瘤杀伤作用。另外,还能够有效地降低肿瘤转移复发风险,尤其适用于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病症。

为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记忆性淋巴细胞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含有如下标志分子的至少之一:白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8、CD16、CD56、CD62L和CD45RO。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忆性淋巴细胞群可在肝癌抗原特异性地刺激下,快速活化并增殖分化,可分泌IFN-γ,从而辅助强化机体免疫应答,并可在机体内留存,起到较好地肿瘤杀伤作用。另外,还能够有效地降低肿瘤转移复发风险,尤其适用于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病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记忆性淋巴细胞群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记忆性淋巴细胞群中主细胞群为中央记忆性T细胞,含量不低于70%,表面标志分子为CD3+CD45RA-CD45RO+CD62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诺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诺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8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