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9080.9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锁;杨庆;邹绵意;历宝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00 | 分类号: | F16H41/00;F16H61/02;F16H5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力变矩器中 闭锁 离合器 自学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通过在闭锁离合器从解锁到闭锁的过程中的变化阶段所实时记录闭锁离合器滑动速度获知检测到反转点所需时间;接着,判断检测到反转点所需时间与理想值的大小关系,进而对变化阶段中传扭点的自学习值进行修正并存储于内存中;接着,在下一次从解锁到闭锁的过程中,读取内存中存储的修正结果,并将修正结果加到闭锁离合器从解锁到闭锁的过程中的传扭阶段的基础值上,并继续记录检测到反转点所需时间,直至相邻两次检测到反转点所需时间的时间差在允许时间范围内为止。基于本发明的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弥补闭锁离合器的磨损和装配误差,从而保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简称AT)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控制机构组成。自动变速器能够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搞得手忙脚乱。
其中,液力变矩器作为自动变速器中低速增扭及缓冲器件,在AT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当发动机转速逐渐升高搅油损失会增加,液力变矩器的效率会降低且无增扭作用,进一步影响整车油耗。在液力变矩器中增加闭锁离合器可以实现整个控制过程的近乎全域闭锁,弥补了自动变速器油耗高于手动档变速器的不足。随着自动变速器使用时间的增加,闭锁离合器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此外AT变速线不强制要求下线自学习,这样就会导致装配上的误差,造成阀体以同样的初始压力值控制,得到的效果不同,过紧则可能导致冲击,过低可能导致闭锁离合器的磨损时间延长。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急需增加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功能以弥补装配和磨损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中随自动变速器使用时间增加,闭锁离合器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和装配误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所述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包括:
S1:判断闭锁离合器是否满足自学习条件,如满足,则执行S2;
S2:在闭锁离合器从解锁到闭锁的过程中的变化阶段(phase3)中,记录闭锁离合器滑动速度(tccslip),所述闭锁离合器滑动速度为发动机的转速与涡轮的转速的转速差值;
S3:实时监测在所述变化阶段(phase3)中闭锁离合器滑动速度的变化量,并判断所述闭锁离合器滑动速度的变化量是否超过预定门限,将自所述变化阶段开始到所述闭锁离合器滑动速度的变化量首次超过预定门限所经历的时间作为检测到反转点所需时间;
S4:判断检测到反转点所需时间是否高于理想值,若高于,则将所述变化阶段(phase3)中传扭点的自学习值通过增加数值进行修正,并将修正结果存储于内存中;若低于,则将所述变化阶段(phase3)中传扭点的自学习值通过增加数值进行修正,并将修正结果存储于内存中;
S5:在下一次从解锁到闭锁的过程中,读取内存中存储的修正结果,并将所述修正结果加到闭锁离合器从解锁到闭锁的过程中的传扭阶段(phase2)的基础值上,并执行S4,直至相邻两次检测到反转点所需时间的时间差在允许时间范围内为止。
可选的,在所述的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中,在S3中,所述预定门限根据自动变速器进行匹配设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中,在S5中,所述允许时间范围为0ms~30ms
可选的,在所述的液力变矩器中闭锁离合器的自学习方法中,所述闭锁离合器在从解锁到闭锁的过程中顺次经历准备阶段(phase1)、所述传扭阶段(phase2)和所述变化阶段(phase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9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