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9594.4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9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董静;吴丹;陈宁宇;郑毅;侯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24/10;H04W36/00;H04W74/08;H04B17/327;H04B17/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切换 方法 装置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BFR过程中,子节点获取候选波束集合,所述候选波束集合中包括邻小区的测量信息;根据所述候选波束集合中的各邻小区的测量信息,确定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目标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信道请求,以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由于候选波束集合中携带有邻小区的测量信息,这样一来,子节点可以基于邻小区的测量信息确定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目标小区,然后子节点可以向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请求以接入目标小区,有效实现了小区的快速切换,从而避免了对后续子节点的通信造成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5G热点高容量场景中,比如商场、广场和机场等场所,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00Mbps,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0Mbps,下行容量可以达到750Gbps/km2,上行容量可以达到125Gbps/km2。为了支持这么高的传输速率和容量,需要大带宽和密集部署,而高频毫米波可以满足这个需求。由于高频毫米波的覆盖受限,需要密集部署,为了降低对光纤的依赖和成本,需要使用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技术,在满足基站的接入功能基础上增加回传功能。
在IAB场景中,支持多跳和多连接,参考图1所示的生成树(Spanning Tree,ST)和有向非循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两种拓扑结构。当一个IAB Node和母节点mother node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时,如果及时切换母链路(parent link),就不会对其子节点child node及后续跳数更大的节点造成影响,否则上级节点的通信中断会严重影响后续节点的通信。
针对IAB非多连接场景,child node在检测到波束失败(Beam Failure,BF)后,会发起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流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BFR的过程中,满足小区切换的条件,进行小区切换,该child node换mothernode;
(2)BFR失败导致RLF时,child node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e Control,RRC)重建流程;
(3)BFR成功,但是满足小区切换条件,进行小区切换;
(4)BFR成功,但不满足小区切换条件,child node仍然保持与当前母节点的通信。
针对前三种情况,既需要经历BFR过程,也需要经历小区切换或者RRC重建过程,耗费时间比较长,会对后续子节点的通信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快速实现小区切换,以降低后续子节点的通信受到的影响是值得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用以快速实现小区切换,以快速恢复通信链路,不给后续子节点的通信造成影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包括:
在波束失败恢复BFR过程中,获取候选波束集合,所述候选波束集合中包括邻小区的测量信息;
根据所述候选波束集合中的各邻小区的测量信息,确定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目标小区;
向所述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信道请求,以切换至所述目标小区。
可选地,根据所述候选波束集合中的各邻小区的测量信息,确定满足小区切换条件的目标小区,具体包括:
确定波束质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邻小区;
从所述波束质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邻小区选择一个小区作为目标小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9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