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阀以及喷砂除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0243.5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贾超;闫洁;刘然;王长江;刘建涛;于金柱;郭奇超;冯大勇;孟繁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喷砂 除锈 系统 | ||
1.一种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砂阀包括:阀体(01)、第一齿轮(02)、第二齿轮(03)、旋转体(04)以及连接轴(05),所述旋转体(04)、所述第一齿轮(02)以及所述第二齿轮(03)均设置在所述阀体(01)内;
所述第一齿轮(02)套接在所述旋转体(04)上,且与所述旋转体(04)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03)与所述连接轴(05)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齿轮(03)与所述第一齿轮(02)啮合,所述连接轴(05)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齿轮(03)的轴线;
所述阀体(0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轴(0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阀体(01)外;
所述阀体(01)上还设置有进砂口(011)和出砂口(012),所述旋转体(04)满足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旋转体(0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砂口(011)内,且所述旋转体(04)的一端与所述进砂口(011)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旋转体(04)的一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螺旋凹槽(041),所述第一螺旋凹槽(04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进砂口(011)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阀体(01)内,设置在所述进砂口(011)内的所述旋转体(04)的一端被配置为在所述旋转体(04)旋转时,砂料在所述进砂口(011)处被所述旋转体(04)的一端打散,通过所述第一螺旋凹槽(041)进入所述阀体(01)内;
所述旋转体(0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出砂口(012)内,且所述旋转体(04)的另一端与所述出砂口(012)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旋转体(04)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螺旋凹槽(042),所述第二螺旋凹槽(04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出砂口(012)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阀体(01)内,所述第二螺旋凹槽(042)位于所述出砂口(012)内的一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旋转体(04)旋转时,砂料从所述进砂口(011)进入所述阀体(01)内,在所述出砂口(012)处被所述旋转体(04)的另一端打散,并通过所述旋转体(04)的第二螺旋凹槽(042)排出所述阀体(01);
其中,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宽度阈值,所述间隙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阀体(01)的轴线,所述宽度阈值为砂料粒径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体(0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进砂口(011)内,且所述旋转体(0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出砂口(0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砂阀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01)内的密封腔体(06);
所述第一齿轮(02)和所述第二齿轮(03)均设置在所述密封腔体(06)内;
所述密封腔体(06)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连接轴(05)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齿轮(03)连接,所述旋转体(0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所述阀体(01)的进砂口(011)内,所述旋转体(0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通孔,设置在所述阀体(01)的出砂口(0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砂阀还包括:连接筒(07);
所述连接筒(07)的一端与所述密封腔体(06)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密封腔体(06)连通,所述连接筒(07)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01)的内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所述连接轴(0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筒(07)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齿轮(0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01)包括:阀体主体(013)和盖板(014);
所述阀体主体(013)的一端开口,所述盖板(014)与所述阀体主体(013)可拆卸连接,用于密封所述开口;
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盖板(0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04)的两端均呈圆台状,且每一端的外径沿靠近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02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