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0622.4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2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胜;李景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掖市金盛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11/06;A61P11/10;A61P11/14;A61K35/583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吴静宜 |
地址: |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哮喘 中成药 平喘 制备 炒葶苈子 服用方便 治疗效果 瓜蒌子 马兜铃 炙麻黄 重量份 紫苏子 枇杷叶 百部 壁虎 蛤蚧 天冬 紫菀 治疗 中药 中医 康复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40‑60份、百部40‑60份、天冬40‑60份、川贝40‑60份、马兜铃40‑60份、瓜蒌子40‑60份、炒葶苈子40‑60份、枇杷叶40‑60份、紫菀40‑60份、蛤蚧40‑60份、壁虎40‑60份、紫苏子40‑60份、炙麻黄40‑60份,本发明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更好的提取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对哮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见效快、服用方便、平喘时间长、身体康复快,服用一次药物,平喘时间可达十二小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
气管炎,是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炎性变化,黏液分泌增多,因缺乏负离子而使气管黏膜上皮绒毛内呼吸酶的活性降低,影响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
目前无论是现有的中药还是西药,在治疗哮喘发作时,均存在见效慢、平喘时间不长、效果不强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目前无论是现有的中药还是西药,在治疗哮喘发作时,存在见效慢、平喘时间不长、效果不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40-60份、百部40-60份、天冬40-60份、川贝40-60份、马兜铃40-60份、瓜蒌子40-60份、炒葶苈子40-60份、枇杷叶40-60份、紫菀40-60份、蛤蚧40-60份、壁虎40-60份、紫苏子40-60份、炙麻黄40-60份。
进一步地,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前50份、百部50份、天冬50份、川贝50 份、马兜铃50份、瓜蒌子50份、炒葶苈子50份、枇杷叶50份、紫菀50份、蛤蚧50份、壁虎50份、紫苏子50份、炙麻黄50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成药的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蜜丸、口服液和糖浆剂中的任意一种,治疗哮喘效果显著,可制成多种剂型,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取各药物组分原药材,去除杂质,洗净,干燥,切片,筛去碎屑;
2)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步骤1)组分中的白前、百部、天冬、川贝、马兜铃、瓜蒌子、炒葶苈子用乙醇回流提取,进行旋转蒸发提取液,得到褐色粉末;
3)按质量比例分别称取步骤1)组分中的枇杷叶、紫菀、蛤蚧、壁虎、紫苏子、炙麻黄加入水中,大火煮开后文火煎煮,将得到的药液进行浓缩,得到药物浓缩液;
4)将步骤2)得到的褐色粉末加入至冷却至室温的步骤3)得到的药物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中成药。
该制备方法简单、便捷、可制成多种剂型,并且最大程度保留了各个药材的药用功效,实现见效快、平喘时间长、效果强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回流温度为78-80℃,回流时间为8-16小时,旋转蒸发的温度为60-80℃,真空度为95~99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掖市金盛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张掖市金盛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0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