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天线系统下行信道稀疏波束形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0863.9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生;展爱云;王娟;杜飞;黄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祥博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17/336;H04W16/28;H04W24/06;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波束形成向量 稀疏 回程 分布式天线系统 波束形成 下行信道 用户设计 全网络 多小区协作系统 最佳服务基站 总发射功率 传输功率 服务用户 基站服务 区间干扰 系统模型 下行链路 协作服务 用户确定 用户需要 远程用户 固定的 信噪比 天线 | ||
1.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下行信道稀疏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基站、基站内天线,确定下行链路多小区协作系统模型;
根据所述系统模型内用户与基站的情况,计算基站服务用户需要的总回程容量;
根据总回程容量,设计稀疏波束形成向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多小区协作系统模型,包括:
L个基站,且每个基站有M个天线、K个用户和1个中央处理单元;其中,所有用户均为单天线用户,且每个用户只选择其中一个基站服务;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用于访问所有用户数据和信道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数据分配给为其服务的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模型内用户与基站的情况,计算基站服务用户需要的总回程容量,包括:
假定用户在所有基站上形成的传输信号向量;
根据所述传输信号向量计算用户处接收的信号;
通过所述用户处接收的信号计算用户的信噪比;
根据用户的信噪比计算用户的速率;
通过用户的速率计算基站服务用户需要的总回程容量;
其中,如果基站不在用户的服务集群中,则所述传输信号向量为零;
用户处接受的信号是预期信号、小区内部干扰和区间干扰的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假定基站在用户数据速率为常数,计算最小化的基站到用户的发射信号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期信号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
所述小区内部干扰包括:用户的加性白噪声,所述加性白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总回程容量,设计稀疏波束形成向量,包括:
计算小区内用户的信噪比;
通过所述信噪比计算用户的最小化总发射功率;
对所述总回程容量进行加权的功率最小化;
设计稀疏波束形成向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总回程容量进行加权的功率最小化,包括:
通过基站和用户相关联的权重对所述总回程容量进行优化;
对所述基站和用户相关联的权重进行更新;
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形式以及最优解标量因子,获得在于最小化上行链路综合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信噪比计算最小化总发射功率,包括:
传统的无线蜂窝系统、常规系统以及多单元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稀疏波束形成向量,包括:
初始化常数η,初始化通过基站和用户相关联的权重;
利用定点法求出最优对偶变量;
计算最佳的双上行链路接收机波束形成向量;
计算标量并更新最优解;
根据标量和最优解更新基站和用户相关联的权重;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最优解趋于定值。
10.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下行信道稀疏波束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基站、基站内天线,确定下行链路多小区协作系统模型;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模型内用户与基站的情况,计算基站服务用户需要的总回程容量;
设计模块,用于根据总回程容量,设计稀疏波束形成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祥博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钟祥博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08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