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安全壳外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1082.1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0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季学文;余炳华;钱乐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8 | 分类号: | F16L21/08;F16L57/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安全 外用 不锈钢 无缝钢管 | ||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站安全壳外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包括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所述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外侧均设有连接装置,且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通过连接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挡板、第一密封圈、支撑壳、第二密封圈、限位块、限位件、支撑板、限位板和卡接件,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管内部的一端,此核电站安全壳外用不锈钢无缝钢管,通过设有的防护装置,从而增强无缝钢管本身的抗压减震性能,提高无缝钢管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无缝钢管在运输冷却剂的安全性能,其次,通过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之间设有的连接装置,从而使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之间可以快速连接与拆卸,节省人力,便于无缝钢管之间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缝钢管技术领域,具体为核电站安全壳外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供应方式,由于资源、环境、运输等因素制约已面临愈来愈多的问题。水力、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属可再生能源,也是各国倡导和发展的能源生产方式,但作为工业能源,由于受自然条件所限,还不能在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只有短暂的50多年历史,也在应用中出现过一些问题,但随着一系列技术、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完善,其优势已逐渐体现。据统计,21世纪初将有58个国家和地区建造核电站,届时核电站总数将达到 1000座,装机容量可达8亿千瓦左右,占全球总发电量的35%。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古巴、伊朗、巴基斯坦、罗马尼亚、墨西哥等都在建造核电站。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只有短暂的50多年历史,也在应用中出现过一些问题,但随着一系列技术、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完善,其优势已逐渐体现。据统计,21世纪初将有58个国家和地区建造核电站,届时核电站总数将达到 1000座,装机容量可达8亿千瓦左右,占全球总发电量的35%。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古巴、伊朗、巴基斯坦、罗马尼亚、墨西哥等都在建造核电站。
据介绍,发电能力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消耗钢材5万吨以上,反应堆本体的压力壳、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一回路系统的设备、构件、部件等关键部位用的钢和镍合金,其数量多达数千吨,就压水堆和沸水堆而言,与一回路冷却剂接触的设备和构件,90%以上是用钢和镍合金制造。
现有的技术中,核电站安全壳外用的不锈钢无缝钢管,用于运输冷却剂以供反应堆使用,而传统的钢管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热斜轧穿孔工艺造成的管坯内部的疏松、管坯晶粒度低、均匀性较差,以及制作成品的过程中气体的光亮热处理工序没有防护措施,从而导致碳化物在晶间的析出,同时又容易在热处理过程的渗碳和渗氮,进而降低无缝钢管的抗腐蚀性能,而由于生产出的无缝钢管长时间运输冷却剂,导致无缝钢管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同时由于无缝钢管外侧不具有防护装置,容易造成无缝钢管出现裂缝破损的现象,降低无缝钢管的使用寿命,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无缝钢管之间采用法兰等方式进行连接,导致拆装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核电站安全壳外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核电站安全壳外用不锈钢无缝钢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螺丝管束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