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数据驱动的辅助多装备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1573.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8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宫琳;刘壮;陆志沣;刘昉;莫振冲;林颖捷;杨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微微;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驱动 辅助 装备 系统 体系结构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大数据驱动的辅助多装备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针对给定的新的使命任务,首先计算新的使命任务与所有历史使命任务的相似度,找到相似度最大的历史使命任务对应的体系结构模型,具体为:
首先确定使命任务的需要考虑的能力指标以及各能力指标下的分指标;
然后确定新的使命任务与历史使命任务的各分指标特征值,根据同属一个能力指标的各分指标的特征值,计算新的使命任务与历史使命任务各能力指标之间的距离:
其中,当分指标为数值型时,根据各分指标的特征值,采用欧式距离计算能力指标距离;当分指标为文字型时,根据各分指标的特征值采用余弦距离计算能力指标距离;当分指标为空间约束、时间约束、力量运用约束时,各分指标的特征值采用Jaccard距离计算能力指标距离;
对每个能力指标距离进行赋权,最后利用加权求和方法获得新的使命任务与历史使命任务之间的复合距离,并根据该复合距离确定新的使命任务与历史使命任务的相似度;
然后判断该历史使命任务对应的体系结构模型的能力指标是否能够满足新的使命任务要求:如果满足,输出该体系结构模型;如果不满足,执行步骤2;
步骤2、判断步骤1中找到的所述体系结构模型的装备属性还是装备数量不满足要求:
当装备属性达不到要求时,直接在装备库中查看是否有满足要求的装备:如果有,则添加到所述体系结构模型中,并输出;如果没有,执行步骤3;
当装备数量达不到要求时,判断直接增加装备数量是否能达到使命任务要求,如果能,则添加到所述体系结构模型中,并输出;如果不能,执行步骤3;
步骤3、利用决策树算法设计新的体系结构模型,具体为:
a、根据大数据系统的数据库中已有的历史体系结构模型,提取出体系结构模型中各能力指标的取值,包括使命任务、体系能力、作战节点、作战活动、装备系统以及能力指标参数的取值;
b.判断历史体系结构模型的数量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从上到下顺次以能力指标中使命任务、体系能力、作战节点、作战活动和装备系统作为各级节点,确定上一级节点对应于下一级节点划分方式,由此建立出与使命任务数量一致的决策树结构;
c.当历史体系结构模型的数据量小于所述设定阈值,采用产生式规则生成历史体系结构模型数据,使得生成的体系结构模型和已有的体系结构模型数量和值达到所述设定阈值;然后采用本步骤中b的方法构建决策树结构;
d.针对建立的各个决策树结构,找到与新的使命任务结构最相近的一条或多条分支,针对各分支中不满足要求的能力指标,在同一个决策树的同一级节点中找到满足要求的能力指标,将其取值推荐给设计人员,完成新的体系结构模型构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驱动的辅助多装备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使命任务的指标包括:
作战环境,分指标为对抗环境、自然环境、诱发环境;
约束条件,分指标包括空间约束、时间约束、力量运用约束;
作战对象,分指标为航天器目标、弹道导弹目标、临近空间目标、空气动力目标;
作战任务,分指标为预警监视、防空、远程对空打击;
以及空间约束、时间约束和力量运用约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驱动的辅助多装备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信息增益率作为上一级节点对应于下一级节点划分方式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5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