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系统及方法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1775.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3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苏鹏威;王峰;解炬;江昕炜;江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系统 方法 车辆 | ||
1.一种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柱管、检测机构、转向电机(7)和电子控制单元(11);所述转向柱管包括转向柱管主轴(12)、第一套筒电机(4)和第二套筒电机(5);所述转向柱管主轴(12)的上端用于与方向盘(1)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电机(4)的第一套筒电机转子(42)与转向柱管主轴(12)的下端啮合;
所述转向柱管还包括固定装置(2)和滚珠轴承(3),所述滚珠轴承(3)的外圈与固定装置(2)连接,内圈与电磁锁止装置(13)连接,所述电磁锁止装置(13)使转向柱管主轴(12)与固定装置(2)结合或者分离;
所述第一套筒电机(4)包括第一套筒电机定子线圈(41)、第一套筒电机转子(42)和直齿圈(43);所述第一套筒电机转子(42)上设有直齿圈(43),所述直齿圈(43)与转向柱管主轴(12)上的直齿啮合;
所述第二套筒电机(5)的第二套筒电机转子(52)与转向柱管主轴(12)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模式选择信号、前轮转角信号、车速信号和方向盘力矩信号;所述转向电机(7)的输出轴与齿轮齿条转向器(6)连接,所述齿轮齿条转向器(6)用于驱动车轮转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分别与检测机构、转向电机(7)、电磁锁止装置(13)、第一套筒电机(4)和所述第二套筒电机(5)连接;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根据检测机构检测到的信号包括模式选择信号、前轮转角信号、
车速信号和方向盘力矩信号,判断转向系统需要执行的模式是人工操纵模式或者自动驾驶模式,控制转向电机(7)、电磁锁止装置(13)、第一套筒电机(4)和所述第二套筒电机(5)的工作;
所述人工操纵模式的控制具体为:
当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检测到模式选择信号为人工操纵模式,控制电磁锁止装置(13)的线圈通电,所述转向柱管主轴(12)跟随滚珠轴承(3)旋转;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根据检测机构检测到的方向盘力矩、车速以及前轮转角信号,控制第一套筒电机定子线圈(41)通电,线圈周围产生磁场,第一套筒电机转子(42)受到磁场力而旋转,与转子结合的直齿圈(43)绕转向柱管主轴(12)轴线旋转,并带动与转向柱管主轴(12)结合的直齿,把第一套筒电机(4)的力矩传递到转向柱管主轴(12),提供路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驾驶
模式的控制具体为:
当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检测到模式选择信号为自动驾驶模式,控制电磁锁止装置(13)的线圈断电,所述转向柱管主轴(12)与固定装置(2)分离;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第二套筒电机的定子线圈(51)通电,线圈周围产生磁场,第二套筒电机转子(52)受到磁场力而旋转,并带动转向柱管主轴旋转因此转向柱管主轴(12)受到轴向力而往下运动,带动方向盘(1)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检测到模式选择信号为自动驾驶模式切换为人工操纵模式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首先控制第二套筒电机的定子线圈(51)通电,转向柱管主轴(12)受到轴向力而往上运动,带动方向盘(1),带动方向盘(1)上升至指定高度,再控制电磁锁止装置(13)通电,转向柱管主轴(12)与固定装置(2)结合,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第一套筒电机(4)通电,把第一套筒电机(4)的力矩传递到转向柱管主轴(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电机(5)包括第二套筒电机定子线圈(51)、第二套筒电机转子(52)和螺纹(53);
所述第二套筒电机转子(52)上设有螺纹(53),所述螺纹(53)与转向柱
管主轴(12)螺纹连接。
5.一种车辆包括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方法控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17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