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式储能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2480.5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8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宋琦;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B1/56;H02B1/28;A62C3/16;A62C37/36;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心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储能电站 集装箱式 双向逆变器 交/直流 配电柜 组控制 储能 集装箱 电路 标准化集装箱 标准集装箱 并联连接 电气部件 交通工具 控制电路 外部负载 物流运输 信号连接 依次连接 电连接 多块 电表 轮船 电池 火车 灵活 运输 汽车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包括:集装箱;多组电池组,其内置于集装箱内,每组电池组包括多块并联连接的电池;多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组一一对应连接,每组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BMS、储能双向逆变器以及交/直流配电柜,BMS连接电池组;双向电表,其分别电连接各个交/直流配电柜以及外部负载,并分别与各个EMS以及各个储能双向逆变器信号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各个电气部件设置在一个标准集装箱上,利用了现在围绕标准化集装箱建立的一整套物流运输体系,能够方便的使用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进行运输,灵活快速的布置到所需要的地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电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包括生产用电负荷和生活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并且用电负荷的波动性不断增大,给电网带来巨大的负荷压力,该负荷压力主要体现在用电峰谷差异方面。目前,在电网中承担调峰任务的主要有煤电站、油电站、水电站(例如具有调节性能的水电站)以及抽水蓄能电站。在这些电站中,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网主力调峰电源来承担电网调峰任务。抽水储能是全球电能部门应用最为广泛的储能技术,具体地,抽水储能技术在低电能需求期,利用多余电能从储水库抽水,然后在高电能需求期,储水库的水通过水电涡轮机发电,从而达到负荷均衡和电能套利的效果。在传统概念的水力发电基础上,抽水储能技术是适用于高功率水平和长放电周期应用的成熟技术,也是全球电能电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储能形式,主要应用于管理能源、控制频率和提供储备。
但是,作为电网主力调峰电源之一的抽水蓄能电站,还存在以下缺点:占地面积大,工期长,成本高,且选址和建设受地理条件影响,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此外,巨大的抽水储能容量的增加,还受到剩余成本效应和环境可承载站点稀缺的限制。这样的抽水蓄能电站不仅不够方便,而且通常因为过于庞大而不适用于分布式发电应用。另外,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建设了站房式的电池储能电站,但是这些站房式的电池储能电站都采用集中式的建设模式,难以实现对用电负荷进行就地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解决现有技术中储能电站成本高,工期长,无法灵活应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该集装箱式储能电站包括:
集装箱;
多组电池组,其内置于集装箱内,每组电池组包括多块并联连接的电池;
多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组一一对应连接,每组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BMS、储能双向逆变器以及交/直流配电柜,BMS连接电池组;
双向电表,其分别电连接各个交/直流配电柜以及外部负载,并分别与各个EMS以及各个储能双向逆变器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各个电气部件设置在一个标准集装箱上,利用了现在围绕标准化集装箱建立的一整套物流运输体系,能够方便的使用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进行运输,灵活快速的布置到所需要的地方,部署方便快捷,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系统拓扑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一组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