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多孔铜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2950.8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2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姚悦;胡春咏;姜子玮;韩屾;程远;王宏涛;刘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0 | 分类号: | H01M4/80;H01M10/0525;C25D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梁群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多孔 铜箔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多孔铜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上规律分布着穿透铜箔上下表面的微孔;所述微孔包括两种孔径不同的微孔即大微孔及小微孔;所述规律分布指大微孔及小微孔的排列呈硼酸盐玻璃中硼氧三元环排列的形状,其中大微孔位于所述硼氧三元环排列形状的氧位置、小微孔位于所述硼氧三元环排列形状的硼位置;
所述小微孔的孔径为大微孔孔径的四分之一;最近邻两个大微孔间的距离为大微孔直径的3倍;大微孔的孔径为10~10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多孔铜箔,其特征在于:大微孔孔径为40μm,小微孔的孔径为10μm,最近邻两个大微孔间的距离为1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多孔铜箔,其特征在于:铜箔厚度为6~100μm。
4.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多孔铜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电解法制得铜箔;
2)通过机械打孔或者电化学制孔方法,在铜箔上按规律制作两种孔径不同的微孔,微孔的排列为硼酸盐玻璃中硼氧三元环排列形状,其中大孔径的微孔位于所述硼氧三元环排列形状的氧位置、小孔径的微孔位于所述硼氧三元环排列形状的硼位置;
其中,步骤2中所述大孔径的微孔与小孔径的微孔的孔径比为4:1,两最近邻的大孔径的微孔间距为大孔径微孔孔径的3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厚度为6~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9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