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锂电池电源控制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2980.9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良;李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星邦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继电器 电池管理系统 高空作业平台 激活电路 充电器 控制保护系统 锂电池电源 主控制器 锂电池组 电源 电池组 正极 充电输出端 放电输出端 常开触点 触点闭合 负极连接 开关串联 通信连接 线圈两端 锂电池 耗电 串接 串联 激活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锂电池电源控制保护系统,包括:主控制器、充电器、锂电池组、负载继电器、电池管理系统、由若干开关串联而成的激活电路;主控制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连接,充电器的充电输出端与电池组的正极、负极连接;锂电池组的放电输出端串接有负载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负载继电器的线圈两端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激活电路的两端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以输出激活负载继电器触点闭合的信号。本发明利用现有高空作业平台已经安装的若干开关,结合其串联起来的特点,作为激活电路来控制BMS的负载继电器,实现了关闭任意一个开关都可以断掉BMS电源,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BMS电源耗电导致锂电池亏电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锂电池电源控制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自行走的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其动力由蓄电池(铅酸或胶体电池)提供,相同体积的电池容量基本上相差不大,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提高工作时间和延长电池寿命都是研究的方向,通过将现有的铅酸电池或胶体电池更换为锂电池,可以解决电池容量低,电池寿命短的问题。
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锂电池控制保护系统,主要由锂电池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剪叉控制系统,充电器,开关,保险、继电器等组成。现有技术方案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电源控制需要由外部的开关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外接一个开关或者与现有控制系统中的某一个开关并联,通过这个开关,控制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负载继电器的通断。
这种方案虽然能够断开BMS负载继电器的电源,但是只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不能与现有控制系统的其他电源开关组合起来,可能忘记断开这个开关,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负载继电器一直工作,由于负载继电器正常工作的时候功率在几十瓦,锂电池不断放电的情况,甚至出现亏电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高空作业平台现有开关串联作为激活电路,任意开关关闭即可断掉BMS电源的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锂电池电源控制保护系统,所述高空作业平台上安装有若干开关,包括:主控制器、充电器、锂电池组、负载继电器、电池管理系统、由所述若干开关串联而成的激活电路;
所述主控制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充电器的充电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负极连接;
所述锂电池组的正极、负极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以提供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电压;
所述锂电池组的放电输出端串接有所述负载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负载继电器的线圈两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所述激活电路的两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以输出激活负载继电器触点闭合的信号。
进一步,所述激活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断电开关、第一急停开关、内置于充电器内的常闭开关、钥匙开关、第二急停开关。
进一步,所述充电器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性连接的充电激活开关以输出激活负载继电器触点闭合的信号,所述充电器还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采用通信线连接,所述充电器的充电输出端分别与电池组、负载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以组成充电回路。
其中,所述第二急停开关设置在平台控制盒内,所述平台控制盒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锂电池组的放电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之间还串接有熔断器。
进一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设置有电流传感器以采集电池组的输出电流。
进一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设置有电压传感器以采集电池组的工作电压。
进一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采集电池组的实时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星邦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星邦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