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3928.5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1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路;蔡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谢湘宁;张文华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网 中的 节点 同步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本发明解决了在降低自组网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以百亿计的设备计入互联网中,这些设备可分布在家庭、工厂、街道以及其他的任何位置。在使用这些设备的过程中,有些设备节点可能无法一直连接电源,例如,超市的电子标签、水表、智能家居中的温度检测装置、安防设备等。另外,在没有基础设施,或者基础设备比较差的区域,部署低功耗自组网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减少改装成本,并提高部署效率。
对于自组织网络,节点在发送、接收和监听数据状态时的停留时间是节点功耗的主要来源,因此,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降低功耗的方法是减少节点在发送、接收和监听数据状态时的停留时间。
然而,现有的自组织网络,例如,mesh网络,均是支持低功耗节点,但不支持低功耗自组织网络。而仅支持低功耗节点的网络对所有的业务问题并不适用,例如,可能无法覆盖超市内的所有电子标签,此时,一般通过安装中继节点来解决上述问题,但增加了部署节点的难度和成本。对于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采用全网协商休眠时间的方法,当休眠时间结束后,再让所有节点一起醒来,并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但全网节点同步需要较大的网络开销,并且网络时间同步对晶振等要求较高,此外,全网节点时间同步无法支持网络中的移动节点。
针对上述在降低自组织网络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以至少解决在降低自组网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包括: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包括: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内执行唤醒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第一节点用于维护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用于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并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以及在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3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