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中药材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4057.9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9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奔腾;冷应杰;尹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甲子牛大力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5/04;A01C7/06;A01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中药材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中药材种植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播种装置包括行走车、控制器、播种模块和挖孔模块;所述挖孔模块包括挖孔箱、冲孔杆、冲压弹簧、缓冲膜、支撑连杆机构、螺杆和电机,所述挖孔箱一侧连接有播种模块;所述支撑连杆机构内固连有缓冲膜,支撑连杆机构的两端滑动连接在挖孔箱上设置的滑槽内;所述滑槽的槽深从下往上递减;所述螺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行走车上、另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冲孔杆顶端穿过缓冲膜与冲压弹簧连接;本发明过预先对中药种子进行摩擦和浸泡,从而提高中药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中药材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中国为一个传统的中药材大国,每年都要种植大量的中药材。然而中药材种植前,需要先将泥土翻耕,但是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种植员将泥土翻地之后,将中药材种子播撒至地里,但是当种植面积较大时,此方法种植效率较低,而且费时费力,加大了种植员的工作强度。
本发明据此提出了一种高效中药材种植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播种装置通过挖孔模块与播种模块配合,使得冲孔杆冲出孔洞后,播种模块立即将种子落入孔洞内,同时配合打开弧形槽将营养液放出,从而实现自动播种,进而加快了种植效率,并且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通过预先对中药种子进行摩擦和浸泡,从而提高中药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中药材种植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种植效率以及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中药材种植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对待种植的中药种子进行挑选,挑选后的颗粒饱满的中药种子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机内导入细沙后轻微搅拌,细沙用于对中药种子进行摩擦去除中药种子种皮的蜡质;细沙摩擦后能够去除中药种子外层的蜡质,提高种子的破壳率即成活率;
S2:将S1中摩擦后的中药种子放入播种装置的储液箱内,储液箱内导入加热后的营养液中浸泡,营养液温度25℃左右,浸泡时间为两到三个小时;温水浸泡后的中药种子可使种皮老化、透性增强,并能杀死种子内外所藏病菌,防止病害传播,促使种子快速、整齐地萌发;
S3:待S2中药种子浸泡结束后放入播种装置的播种箱内,随后将播种装置移动至待播种的农田内,播种装置中的冲孔杆冲孔后立即将播种箱内的中药种子放入,同时将储液箱内的营养液对准孔洞喷洒;
S4:待S3中播种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孔洞填埋,完成种植;
所述S2至S3中的播种装置包括包括行走车、控制器、播种模块和挖孔模块;所述挖孔模块、播种模块和控制器从前向后依次位于行走车上;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自动运行;所述挖孔模块包括挖孔箱、冲孔杆、冲压弹簧、缓冲膜、支撑连杆机构、滑块、螺杆和电机,所述挖孔箱固连在行走车上,挖孔箱一侧连接有播种模块;所述支撑连杆机构由一组首尾相连的连杆组成,支撑连杆机构的相邻连杆之间的夹角内均设置折叠气囊,支撑连杆机构内固连有缓冲膜,支撑连杆机构两端均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相应的挖孔箱侧壁上,支撑连杆机构相对的另两端滑动连接在挖孔箱侧壁上设置的滑槽内;所述滑槽的槽深从下往上递减;其中一个滑块与螺杆旋接;所述螺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行走车上、另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缓冲膜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行走车上设置有通槽;所述冲孔杆顶端穿过缓冲膜上的通孔与冲压弹簧连接,冲孔杆底端穿过行走车上的通槽;所述冲压弹簧另一端与挖孔箱顶壁连接;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甲子牛大力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甲子牛大力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