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接触器机械特性测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4225.4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刘树鑫;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欣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邵明新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接触器 机械 特性 测量方法 装置 | ||
1.一种交流接触器机械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触头固定装置、外壳固定装置及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分别与主触头固定装置及外壳固定装置可拆卸式相连,形成一整体结构;
所述主触头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被测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所述外壳固定装置与被测交流接触器的外壳相连;
所述主触头固定装置包括主触头固定体,该主触头固定体上开设有螺纹孔,主触头固定体上还设置有夹持凹槽,被测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与该夹持凹槽卡接相连;
所述夹持凹槽个数有两个,两夹持凹槽位置相对而设;
所述外壳固定装置包括外壳固定体,该外壳固定体上设置有突出于外壳固定体的凸台,该凸台位于外壳固定体的一侧;一直线轴承贯通外壳固定体与凸台,嵌于外壳固定体与凸台内;外壳固定体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挂接接触器外壳的外壳挂钩,该外壳固定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接触器外壳的连接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连接孔及接触器外壳安装孔,将接触器外壳与外壳固定体连接于一体;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位于中间的柱形体,以及设置于中间柱形体两端的螺纹杆;连接装置与外壳固定装置相连时,其中间柱形体穿过外壳固定装置、与外壳固定装置的直线轴承配合连接,且连接装置的一螺纹杆伸出凸台、与振动传感器螺纹相连,连接装置的另一螺纹杆伸出外壳固定体、与主触头固定体通过螺纹孔螺纹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机械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圆形凸台。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的交流接触器机械特性测量装置的交流接触器机械特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被测交流接触器固定于机械特性测量装置;安装于此装置的振动传感器可以在交流接触器垂直于地面固定时,不受重力和触头动力的影响;避免产生松动导致振动传感器脱落并损坏的状况,且能够防止因振动传感器上下摆动而在信号采集时产生干扰;
步骤2、单片机控制板通过控制继电器来间接控制被测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的得电与失电,且单片机通过RS485总线与计算机相连;
步骤3、NI数据采集卡采集振动传感器的信号,且NI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通过NI数据采集卡将振动信息传送至计算机;
步骤4、在计算机上利用Matlab遗传算法VMD参数优化与小波阈值对振动信号进行去噪处理;
步骤5、计算机发出命令,线圈通电使主触头动作,与主触头相连的固定装置带动连接装置,从而使振动传感器动作,传感器动作的机械特性与主触头的机械特性相同;
步骤6、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NI数据采集卡将数据反映到计算机上的Labview交互界面,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量,从而得到机械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接触器机械特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去噪处理的第一步先利用遗传算法选择合适的VMD参数,接着使用VMD方法对含噪声的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最后对分解的模态分别进行小波阈值处理后重构信号,得到去噪后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接触器机械特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遗传算法VMD参数优化与小波阈值对振动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遗传算法优化VMD参数,使其能够准确分解原信号;
步骤2、利用VMD方法对实际获取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
步骤3、对分解的分量分别进行小波软阈值处理;
步骤4、重构原信号,得到去噪后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欣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欣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2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