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InSb红外探测器的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4399.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7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赵晓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芯电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05 | 分类号: | H01L31/105;H01L31/0352;H01L31/0304;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孙艳敏;张晓斐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探测器 材料结构 重掺杂层 防漏电 缓冲层 衬底 制备 势垒层 本征吸收层 反偏电压 轻掺杂层 噪声电流 生长 暗电流 漏电流 探测率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InSb红外探测器的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结构包括衬底、以及在衬底上依次生长的防漏电缓冲层、n型InSb重掺杂层、InSb本征吸收层、p型InSb轻掺杂层、p型AlInSb势垒层和p型InSb重掺杂层。制备方法是在衬底上采用MBE的方法依次生长防漏电缓冲层、n型InSb重掺杂层等。本发明通过防漏电缓冲层减少了InSb的缺陷密度和漏电流,采用p型重掺杂势垒层,降低了InSb红外探测器的在反偏电压下的暗电流和工作时的噪声电流,提高了探测率和最高工作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红外线探测器的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作InSb红外探测器的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材料结构制备的InSb红外探测器。
背景技术
红外探测器主要包括碲镉汞(TeCrHg),锑化铟(InSb)等体材料红外探测器,以及量子点、量子阱、超晶格等二维结构材料红外探测器,其中在中红外波段,碲镉汞(TeCrHg)的探测率是最高的,所以目前应用广泛。但是,碲镉汞(TeCrHg)材料没有合适的衬底,并且Hg元素在生长过程中易扩散,因此制备高质量的碲镉汞(TeCrHg)材料比较困难,这些因素导致在制造大面积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的时候成品率较低,成本较高,同时碲镉汞(TeCrHg)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温度较低,需要相应制冷设备来提供工作环境,这就促使人们不断寻找可以替换的新材料。
锑化铟(InSb)材料作为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为0.17eV,使得它在中红外探测器领域能够有所应用。相比于TeCrHg材料,InSb材料制备的红外探测器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更高的工作温度,更广泛的衬底材料,更方便的生产过程。目前大部分的InSb红外探测器材料都是采用PIN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暗电流会比较大,会降低器件的工作温度,因此InSb材料制造红外探测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减少暗电流,降低噪声,提高工作温度等方面。
InSb材料制备的红外探测器主要应用在中红外波段,目前主要的困难在于室温下工作时探测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减少暗电流、降低噪声、提高工作温度的制作InSb红外探测器的材料结构。研究发现,室温下工作时,InSb材料制备的红外探测器的漏电流太大,因此降低了探测率,所以本发明采用InAlSb/InSb的超晶格的方法制备红外探测器可以利用其Al组分的变化增加InSb的势垒高度,将电子限制在InSb层中,从而减少其漏电流,提高室温探测率。采用AlInSb三元合金作为接触层与过渡层之间的势垒,能够有效的阻止InSb表面电子形成的漏电流,从而有效地降低的了InSb红外探测器暗电流,提高了器件的探测率和工作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作InSb红外探测器的材料结构,包括衬底(10)、防漏电缓冲层(20)、n型InSb重掺杂层(30)、InSb本征吸收层(40)、p型InSb轻掺杂层(50)、p型AlInSb势垒层(60)和p型InSb重掺杂层(70);
防漏电缓冲层(20)为InSb/InAlSb的超晶格结构,生长在衬底(10)上;防漏电缓冲层(20)的结构为第一InAlSb层,其上生长第一InSb层,第一InSb层上再生长第二InAlSb层,第二InAlSb层上生长第二InSb层,第二InSb层上生长第三InAlSb层,第三InAlSb层上生长第三InSb层;
n型InSb重掺杂层(30)生长在防漏电缓冲层(20)上;
InSb本征吸收层(40)生长在n型InSb重掺杂层(30)上;
p型InSb轻掺杂层(50)生长在InSb本征吸收层(40)上;
p型AlInSb势垒层(60)生长在p型InSb轻掺杂层(50)上;
p型InSb重掺杂层(70)生长在p型AlInSb势垒层(6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芯电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芯电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IN光电二极管及提高PIN光电二极管响应度的方法
- 下一篇:光电二极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