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检测防触电校准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4519.7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8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贾波;徐炯灿;曾财兴;施立治;郦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聚森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G01R31/0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马鸿杰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报警器 校准 测电 感应测电 防触电 检测 金属外壳 固定式 检测口 绝缘层 接触检测头 漏电 保证安全 反馈信号 出气孔 进气孔 罩本体 导电 无电 通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检测防触电校准罩,包括导电的校准罩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检测口、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检测口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感应测电结构以及接触测电结构,当所述本体安装于气体报警器的检测头上时,所述接触测电结构的接触检测头与气体报警器的金属外壳接触。采用该种防触电校准罩在使用时当校准罩触碰到气体报警器的金属外壳时,感应测电结构和接触测电结构均会发出测电反馈信号,如果感应测电结构测得有电而接触测电结构测得无电,则证明此气体报警器正常通电工作,且外壳无漏电;从而能够保证安全的进行气体报警器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报警器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检测防触电校准罩。
背景技术
气体报警器是安装于家庭或者工厂的气体检测设备,气体报警器的种类繁多,例如氢气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氨气报警器、天然气报警器等。而气体报警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失效,因此需要定期的对气体报警器进行检测,以保证其能够有效报警。故用于检测各类气体报警器是否有效的检测公司应运而生。现有的检测方法一般是在气体报警器的检测头上连接校准罩,然后再通入标准气体进行检测,如果标准气体在设定的气体浓度以上发生报警,则证明气体报警器有效,如果标准气体在设定的气体浓度以下发生报警或者标准气体在设定的气体浓度以上不发生报警,则证明气体报警器失效,需要维修。
一般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是用电器,如果气体报警器并未通电则会导致检测失效,无论如何检测气体报警器都不会报警,导致误判气体报警器损坏;另外气体报警器的检测头以及其外壳有很多部位是金属外壳的,如果固定式气体报警器出现故障,金属外壳容易带电,检测人员如果直接接触气体报警器会有触电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检测防触电校准罩,。采用该种防触电校准罩在使用时当校准罩触碰到气体报警器的金属外壳时,感应测电结构和接触测电结构均会发出测电反馈信号,如果感应测电结构测得有电而接触测电结构测得无电,则证明此气体报警器正常通电工作,且外壳无漏电;从而能够保证安全的进行气体报警器的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固定式气体报警器检测防触电校准罩,包括导电的校准罩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检测口、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检测口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感应测电结构以及接触测电结构,当所述本体安装于气体报警器的检测头上时,所述接触测电结构的接触检测头与气体报警器的金属外壳接触。采用该种防触电校准罩在使用时当校准罩触碰到气体报警器的金属外壳时,感应测电结构和接触测电结构均会发出测电反馈信号,如果感应测电结构测得有电而接触测电结构测得无电,则证明此气体报警器正常通电工作,且外壳无漏电;从而能够保证安全的进行气体报警器的检测。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所述感应测电结构,所述感应测电结构包括感应检测头、感应检测电路板、指示装置、电池以及第一导电片,所述感应检测头抵靠所述绝缘层,所述感应检测头与所述感应检测电路板连接,所述感应检测电路板上设有指示装置,所述感应检测电路板连接有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感应检测电路板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的正负极,所述第一导电片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从所述本体侧面伸出。采用该结构不仅方便感应检测结构的安装,而且能够方便的更换电池安装方便。应当明确的事,感应测电结构中的感应检测电路板所采用的电路连接方式可以是任意的现有的感应测电笔的电路连接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尾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端部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电池的第二导电片。采用该结构使得第一安装孔能够保持密闭,也使得第一导电片与电池之间的连接结构更易实现。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指示装置为蜂鸣器,当然也可以是指示灯等其他指示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侧壁设置有传声孔。采用该结构使得操作人员更易听清蜂鸣器发出的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聚森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聚森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4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