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状生活污泥的窑协同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5626.1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1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选;张睿;张虓;左洪川;郎小月;刘刚;娄亮;刘石双;黄武印;张二玲;董明亮;张宝东;李玉军;李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冀东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害化处理系统 生活污泥 协同 种板 结构布局 污泥 板状 紧凑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状生活污泥的窑协同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工艺,其结构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解决了板状污泥窑协同处置输送难题,节约成本,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板状生活污泥的窑协同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日常用水量的逐渐增大,污水处理厂每天的污水处理量也逐渐增大,相应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污泥,而在污泥的处理过程中,通常直接丢弃在农田、河流、海洋等公共环境,我国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有70%得不到妥善处置,污泥随意堆放不仅影响环境美观,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需要提供有效的污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国内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有机污泥的主流技术是将含水率80%的污泥用污泥泵直接泵送入回转窑窑尾焚烧处置。但随着污泥处置费用的上涨,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泥减量化出厂,脱水至60%的板状污泥产量越来越大。但污泥泵不适用于输送板状污泥,需要加水将污泥含水率增加至80%以上再进行输送,如此造成能源浪费,成本提高。现阶段污泥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污泥减量化出厂实现的,但是减量化出厂的处理方式会造成污泥处置费用上涨、成本增加,造成污泥减量化推广和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另外,现有的污泥处理系统和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运行过程复杂、不容易控制,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成本低的板状生活污泥的窑协同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状生活污泥的窑协同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工艺,其结构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解决了板状污泥窑协同处置输送难题,节约成本,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状生活污泥的窑协同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系统、第一输送系统、气体干化粉化机、气固分离系统、储仓、第二输送系统和回转窑;
所述破碎系统包括上料装置和破碎机,所述上料装置下游连通所述破碎机,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系统;
所述第一输送系统上游连通所述破碎机出料口,所述第一输送系统下游连通所述气体干化粉化机;
所述气体干化粉化机包括湿污泥颗粒入口、热空气入口和料气出口;所述湿污泥颗粒入口连通所述螺旋式输送机的下游,所述热空气入口用于通入热空气,所述料气出口连通所述气固分离系统;
所述气固分离系统包括旋风收集器和布袋收尘器;所述旋风收集器包括料气入口、第一污泥干粉出口和含尘气体出口,所述料气入口与所述料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污泥干粉出口与所述储仓连通,所述含尘气体出口与所述布袋收尘器连通;所述布袋收尘器包括含尘气体入口、第二污泥干粉出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含尘气体入口连通所述含尘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污泥干粉出口连通所述储仓,所述废气出口连通所述回转窑;
所述储仓包括污泥干粉入口和污泥干粉出口,所述污泥干粉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污泥干粉出口和所述第二污泥干粉出口,所述污泥干粉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系统;
所述第二输送系统上游连通所述污泥干粉出口,所述第二输送系统下游连通所述回转窑。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破碎系统、第一输送系统、气体干化粉化机、气固分离系统、储仓、第二输送系统和回转窑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板状生活污泥的窑协同无害化处理,可满足不同污泥处理量要求。本发明公开的处理系统具有智能化、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节约成本的特点,能实现含水率60%左右的板状污泥预处置,并且可以解决板状污泥窑协同处置输送的难题。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为抓斗,所述破碎机为细碎破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冀东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冀东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5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泄物生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污泥返混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