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网素色高克重单层起毛毛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6520.3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进;张光蕾;王燕群;郭慧慧;刘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丝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4 | 分类号: | D04B21/04;D06C7/02;D06C15/02;D06P1/44;D06C11/00;D06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网 单层 刷毛 烫剪 毛毯 印染效果 前处理 起毛 烫光 制备 印染 反面起毛 固色效果 生产应用 印染设备 坯布 白坯布 布包边 渗透机 一体机 预定型 正反面 烘干 固色 加浆 空网 毛高 色浆 预烘 半成品 编织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网素色高克重单层起毛毛毯的制备方法,选用合适的原料进行编织得到白坯布,然后剖副预定型,再进行前处理,前处理过程中通过对坯布预烘、刷毛、烫光、烫剪后,针对产品克重毛高,调整印染参数,采用圆网印染设备,利用圆网空网作为色浆加浆网和渗透网,并增加渗透机装置的方式进行印染,保证印染效果,用烘干蒸化一体机进行固色,保证固色效果,提高效率,之后将半成品单层毛毯的正反面依次再进行刷毛、烫光、烫剪,反面起毛、刷毛、烫剪,然后裁布包边,即得成品,本发明工艺合理,印染效果好,效率高,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及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网素色高克重素色单层起毛毛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毛毯是由经编机用涤纶低弹丝做面丝编织坯布,坯布经剖割机剖后,由高温定型机进行膨化收缩,然后经过刷毛、烫光、印花、汽蒸、水洗、烘干定型、后整理、包边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因其具有美观、保暖等实用效果而广泛受到欢迎,市场需求较高,单层毛毯是指将印染的单面绒毯片经机械外力拉绒,将部分正面毛绒从反面拉出,而制成的单片双面绒毯,此种毛毯正反花色一致。
常规经编素色单层毛毯制备过程中,白坯布烫剪完后进行印染,现有技术的印染多采用平网印染、扎染和缸染,受毛毯克重厚度及绒面高度等影响,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平网印花存在如下缺点:正面印花渗透不良,易产生起毛反面白毛,常规此类产品正面一次性印花工艺,存在网板接缝问题,印染后落布于挂布车上,易产生挂布杆痕,高压罐内蒸化还易产生水滴印,且一次生产匹长有局限性;而采用轧染机染色易产生上色不匀,匹差严重的问题,缸染又受到毛毯克重的限制,即现有技术的常规印染工艺无法生产素色单层高克重高质量的毛毯,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故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印染效果的素色单层高克重高质量毛毯的生产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圆网印花与渗透机相结合的素色高克重单层起毛毛毯的制备方法,圆网印花工序中增设渗透圆网增加染料的渗透性,渗透机进一步保证渗透效果,且圆网印花无网板接缝,生产的毛毯具有完整性,整体提升毛毯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网素色高克重单层起毛毛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选取
选用大有涤纶,按重量百分比计,面纱78%,底纱22%;
步骤二:织造、剖幅
2.1编制:使用隔距为16-20mm的双针床经编机织造坯布,针距14针/英寸,面丝穿纱方式为满穿,底布采用四针衬纬加编链的方式;
2.2剖幅:采用剖幅机将坯布从中间均匀切开,分成两幅坯布,剖幅完得到的坯布毛高为5-7mm。
步骤三:预整
3.1预烘:使用高温定型机在125-135℃下对上述两幅坯布分别进行预烘定型,走布速度为20-25m/min;
3.2刷毛:将预烘完的坯布通过双针辊刷毛机顺毛刷毛,布速10-14m/min,针辊转速为800-1000转/min;
3.3烫光:采用双辊烫光机对刷毛后的坯布顺逆毛交替烫光,烫直烫亮纤维,温度190-195℃,布速为10-14m/min。
3.4重复3.2和3.3步骤再次进行刷毛和烫光;
3.5烫剪:采用烫剪机剪去绒面须毛,烫剪温度180-185℃,走布速度12-14m/min;
步骤四:染色
4.1印染和渗透:将整理好的坯布采用磁棒圆网印花机印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丝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丝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6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