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7171.7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8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董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富泰兴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8 | 分类号: | G01K1/08;G01K1/10;C04B35/52;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碳化硅 热电偶 护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中心孔(13)的石墨管体(1),石墨管体(1)位于中心孔(13)的中部侧壁设有C/C-SiC复合层(2),石墨管体(1)的一端位于中心孔(13)侧壁设有C/C复合层(3);所述石墨管体(1)由密度为0.20~0.40g/cm³石墨粉在模具中加压到密度为1.60~1.80g/cm³成型;复合管由石墨粉和硅粉按质量比3:7混合的混合料,混合料密度为0.35~0.50g/cm³,加压到密度为1.9~2.1g/cm³成型;C/C复合段由密度为0.20~0.40g/cm³的C/C复合粉加压到密度为1.80~2.0g/cm³定型;将石墨管体(1)、复合管以及C/C复合段进行反应溶渗处理,使得复合管形成C/C-SiC复合层(2),C/C复合段形成C/C复合层(3),石墨管体(1)、C/C-SiC复合层(2)与C/C复合层(3)烧结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管体(1)表面设有ZrN镀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C/C-SiC复合层(2)远离中心孔(13)的一面沿轴向螺旋设有嵌入石墨管体(1)的凸筋(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管体(1)内设有金属网(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4)为钛丝网。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模具中填充密度为0.20~0.40g/cm³石墨粉,加压成型密度为1.60~1.80g/cm³石墨管体(1);
S2:在石墨管体(1)一端对中心孔(13)增径形成扩孔(11),向扩孔(11)内填充由石墨粉和硅粉按质量比3:7混合的混合料,混合料密度为0.35~0.50g/cm³,加压成型密度为1.9~2.1g/cm³的复合管,在石墨管体(1)的扩孔(11)端部10~20mm位置填充密度为0.20~0.40g/cm³的C/C复合粉并加压定型密度为1.80~2.0g/cm³的C/C复合段;
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结构件置于真空加热炉中进行反应熔渗处理,使得复合管形成C/C-SiC复合层(2),C/C复合段形成C/C复合层(3),石墨管体(1)、C/C-SiC复合层(2)与C/C复合层(3)烧结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S3中得到的结构件表面进行掺硼金刚石膜沉积,然后利用PVD法镀一层金属互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互化物为Zr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石墨粉的固定碳不低于99.99%,硅粉的质量纯度不低于99.99%,石墨粉与硅粉的粒径不大于100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墨碳化硅热电偶保护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扩孔(11)为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富泰兴碳素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富泰兴碳素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1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