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7841.5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1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薛伟;陈英;李普;郭涛;夏榕娇;陈梅;蒋仕春;贺军;苏时军;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12 | 分类号: | C07D249/12;C07D405/12;A01N43/653;A01P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硫醚三唑 戊二烯 酮类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其结构通式如下,其中:X为2‑O或4‑O,R为苯基、取代苯基、杂环基或4‑甲基噻唑。本发明对烟草花叶病毒、烟草青枯病菌和水稻百叶枯病菌有较好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同时还涉及该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该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抗病毒和抑菌活性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活性分子及其衍生物具有结构独特、作用方式新颖、对人畜低毒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姜黄素作为一种来源于姜黄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香料、食品防腐剂、味精以及染料。1,4-戊二烯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姜黄素衍生物,因其具有诸如杀虫、抑菌、抗植物病毒、抗癌、消炎和抗氧化等较为广谱的生物活性,在农药研发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2013年,薛等(薛伟,龚华玉,仇秋娟,赵洪菊,李海畅,韩菲菲.含肟酯类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化学试剂,2013,35:201-205.)将肟酯结构引入到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中,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抑制活性的1,4-戊二烯-3-酮肟酯类姜黄素衍生物,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0mg/L时,该系列化合物对三种病菌均表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16年,甘秀海等(甘秀海,胡德禹,李培,吴剑,陈学文,薛伟,宋宝安.含有1,3,4-噁二唑部分的新型1,4-戊二烯-3-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抗病毒活性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害虫管理科学,2016,72:534-543.)以1,4-戊二烯-3-酮为先导与1,3,4-噁二唑有机合成一系列含1,4-戊二烯-3-酮结构的化合物,并初步测定活性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TMV的抗病毒活性均高于其对照药剂病毒唑。
2018年,张菊平等(张菊平,李普,王一会,张橙,陈丽娟,汤旭,贺鸣,薛伟.含苯并三嗪酮的1,4-戊二烯-3-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39:1455-1461.)合成了一系列含苯并三嗪酮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发现该类化合物有望成为柑橘溃疡病菌和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剂。
目前还未见有将含硫醚三唑引入戊二烯结构,并测试抑菌和抗病毒活性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对烟草花叶病毒、烟草青枯病菌和水稻百叶枯病菌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抗植物病毒和抑植物病菌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其中:X为2-O或4-O,R为苯基、取代苯基、杂环基或4-甲基噻唑。
上述的一种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中:取代苯基为对氟苯基、对氯苯基、邻氯苯基、4-甲氧基苯基、2,4-二甲氧基苯基、3,4-二甲氧基苯基、3-硝基苯基、4-硝基苯基、3,4-二氯苯基或2,4-二氯苯基等。
上述的一种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中:杂环基为呋喃基或噻吩基。
本发明的一种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
(1)水合肼和二硫化碳,通过加热回流,固体重结晶制备肼基硫代酰肼(中间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8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