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纵杆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78431.2 申请日: 2019-01-17
公开(公告)号: CN111452898A 公开(公告)日: 2020-07-28
发明(设计)人: 崔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 崔志锋
主分类号: B62K5/08 分类号: B62K5/08;B62K5/10;B62K5/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操纵杆 控制 后轮 转向 同步 车身 三轮车
【说明书】:

一种操纵杆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前轮为一个前驱动轮、后轮为两个后转向轮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向器上的左主动转向摇臂与左操纵杆上的下小摆臂和转向器上的右主动转向摇臂与右操纵杆上的下小摆臂分别各有一个纵转向球头拉杆为球铰链连接,转向器上的次动转向摇臂与任意一个转向羊角轴上的主动转向节臂有一个主动横转向球头拉杆为球铰链连接,任意一个转向羊角轴上的次动转向节臂与车架纵梁后部下面的倾斜摇臂有一个横倾斜球头拉杆为球铰链连接。本发明使得驾驶座重心低,行车转弯方时车身向内倾斜,这样使得车辆在高速转向时能克服离心力作用,从而保持车辆转向时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操纵杆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正三轮车是由二轮车改造而成的交通工具,因其体积小巧、驾驶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而被人们广泛使用和青睐。正三轮车的基本结构是前单转向轮、后双驱动轮的等腰三角形,它由前单转向轮、前叉、车把(把握)、车架、后车轴以及后双驱动轮等组成,前单转向轮与前叉连接,车把和前叉是连接为一体的,且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在车把转向时通过前叉直接传输作用力给前单转向轮。前叉与车架前端连接,车架后部与后车轴连接,后车轴又与后双驱动轮连接。正三轮车即不能像二轮车在行驶时,驾驶者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朝转动方向的一侧倾斜,又不能像四轮车驾驶座离地低,行驶时低重心转弯。正三轮车虽然在停车或车速较慢时的稳定性较好,但是在高速行驶转向过程中容易引起车身倾斜,甚至是侧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正三轮车在转向或高速行驶时车身容易侧翻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操纵杆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操纵杆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前轮为一个前驱动轮、后轮为两个后转向轮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前驱动轮通过中心转轴安装在前叉的尾部,前叉的前端向上设置有大吊耳通过转轴铰链链接车架纵梁的前端下部转轴轴管,前叉的尾部向上对应车架纵梁向下分别设置有小吊耳,小吊耳上下之间设置减震铰链链接,车架纵梁中部上面安装一个可前后调节的座椅,车架纵梁两侧个设置一个横轴,横轴左右对称安装一个左操纵杆和一个右操纵杆,左操纵杆和右操纵杆是由上把杆、横轴管和下小摆臂构成,车架纵梁后部下面由后向前分别设置两个倾斜转轴支架和一个倾斜摇臂,车架横梁中心位置的上面纵向设置一个倾斜转轴,倾斜转轴支架安装在倾斜转轴上,车架纵梁后部上面对应车架横梁的两侧分别左右对称设置拉簧链接,车架横梁两端各自设置一个转向轴管,两个后转向轮各自通过左右对称转向羊角轴安装在转向轴管上,车架横梁中部下面垂直设置一个中心转轴,中心转轴上安装转向器,转向器上分别设置有左主动转向摇臂、右主动转向摇臂、次动转向摇臂,转向羊角轴上设置一个主动转向节臂和一个次动转向节臂,转向器上的左主动转向摇臂与左操纵杆上的下小摆臂和转向器上的右主动转向摇臂与右操纵杆上的下小摆臂分别各有一个纵转向球头拉杆为球铰链连接,转向器上的次动转向摇臂与任意一个转向羊角轴上的主动转向节臂有一个主动横转向球头拉杆为球铰链连接,左、右转向羊角轴上的主动转向节臂有一个次动横转向球头拉杆为球铰链连接,任意一个转向羊角轴上的次动转向节臂与车架纵梁后部下面的倾斜摇臂有一个横倾斜球头拉杆为球铰链连接。

上述的操纵杆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所述前轮为一个前驱动轮,驱动装置可采用脚踏人力驱动、轮毂电机驱动、脚踏人力及轮毂电机混合驱动。

上述的操纵杆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所述座椅低重心设置在车架纵梁中部,座椅两侧有一个左操纵杆和一个右操纵杆可前后一推一拉运动控制后轮转向。

上述的操纵杆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所述车身可左右倾斜,车架纵梁的尾部与车架横梁的中心位置为转轴铰链链接,车架纵梁后部上面对应车架横梁的两测分别左右对称设置拉簧链接,当无人空车状态时,拉簧辅助车身回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志锋,未经崔志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8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