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及其拔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8683.5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4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坤;王又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35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物 秸秆 拔除 机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拨秆转子和第一拔秆转子,所述拨秆转子和第一拔秆转子的转向相反;所述拨秆转子的回转轴心设于所述第一拔秆转子的的回转轴心相对于机架的前上方;
所述第一拔秆转子的外沿设有多条拔秆齿条,所述拔秆齿条的齿根深度小于作物秸秆茎秆直径的两倍;
所述拨秆转子的外沿与拔秆转子的拔秆齿条的齿顶外沿的最小间隙小于作物秸秆的直径;
拨秆转子的圆周外沿设有多条拨秆栅条,所述拨秆栅条包括1~10条的并排设置的拨秆辊;所述拔秆齿条的数量为10条以上,相邻两个拔秆齿条之间的齿顶相互交错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秆转子的圆周外沿设有多条拨秆栅条,所述拨秆栅条的外沿是以拨秆转子回转轴心的弧形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秆辊的中心分布在以拨秆转子回转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齿条间的间距小于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秆齿条的齿夹角为20-4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拔秆转子相对于机架前进方向的后方设有第二拔秆转子,所述第二拔秆转子的结构与第一拔秆转子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拔秆转子与第二拔秆转子的外沿线速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拔秆转子的直径与作物秸秆长度的比例为1∶3-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的半径等于拨秆转子的最大回转半径。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机构的拔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拨秆转子的外沿将作物秸秆拨向拨秆转子与第一拔秆转子的间隙中,使得作物秸秆弯曲,压覆在第一拔秆转子的齿槽上;
S2:弯曲的作物秸秆的回弹力与拨秆转子形成的摩擦力以及作物秸秆与第一拔秆转子齿槽之间的摩擦力形成的合力将作物秸秆连根拔起并向机架后方输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作物秸秆拔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S2:弯曲的作物秸秆拨秆转子拔秆力和回弹力的作用下被进一步压覆在第一拔秆转子和第二拔秆转子间滚动间,使得作物秸秆与第一拔秆转子和第二拔秆转子齿槽之间的形成更大而持续时间更长的摩擦力合力将作物秸秆连根拔起并向机架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86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石头冲击刀片的自我保护型草坪修剪机
- 下一篇:一种菠萝采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