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新生儿窒息感应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8820.5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0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1171;A61B5/103;A61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芯片 采集 移动终端 肤色 新生儿窒息 数据交互 新生儿 警报 医学技术领域 医护 呼吸 报警模块 呼吸数据 患者颈部 键盘模块 健康数据 实时观察 数据信息 体温数据 信号数据 敷贴 获知 体温 预防 报警 | ||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为预防新生儿窒息感应芯片,包括贴在患者颈部的敷贴以及用于数据交互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的体温感应芯片对体温数据进行采集,通过设置的肤色感应芯片对肤色数据进行采集,通过设置的呼吸感应芯片对呼吸数据进行采集,便于全方面采集新生儿的健康数据,通过采用扫码方式实现温感应芯片、肤色感应芯片和呼吸感应芯片与移动终端产生数据交互,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显示,便于医护人员实时观察,减少医护人员的负担,通过设置的键盘模块便于设定警报值,并通过报警模块对显示的信号数据超出警报值后,进行报警提醒,使得新生儿在家庭中产生危急情况下,父母能够第一时间获知,并及时进行就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预防新生儿窒息感应芯片。
背景技术
临床中,医护人员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已经练成听新生儿哭声或异常呼吸声音或看肤色变化判断新生儿是否出现危急情况,由于新生儿来不懂得自我表达,无法对异常现象作出警示,导致医护人员需要无时无刻的关注新生儿的状况,为医护人员的工作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和恐惧,同时许多家庭无法在新生儿出现危急情况下第一时间进行就诊,导致错过就诊的最佳时间,甚至酿成悲剧。鉴于此,我们提出预防新生儿窒息感应芯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预防新生儿窒息感应芯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医护人员需要无时无刻的关注新生儿的状况,为医护人员的工作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和恐惧,同时许多家庭无法在新生儿出现危急情况下第一时间进行就诊,导致错过就诊的最佳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预防新生儿窒息感应芯片,包括贴在患者颈部的敷贴以及用于数据交互的移动终端,所述敷贴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基层布、感应芯片层和粘连层,所述基层布的顶部还设置有二维码标签,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靠近所述显示屏一侧还设置有按键和扬声器,所述移动终端的另一端嵌设有摄像头。
作为优选,所述基层布和所述感应芯片层紧密粘接,所述感应芯片层和所述粘连层紧密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芯片层内设置体温感应芯片、肤色感应芯片和呼吸感应芯片,所述温感应芯片、所述肤色感应芯片和所述呼吸感应芯片均通过无线网络模块和所述移动终端实现数据交互,所述体温感应芯片包括测温电路模块、信号放大模块、信号输出模块和数值转化模块;
所述体温感应芯片用于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检测;
所述测温电路模块用于采集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感温热电阻的阻值信号进行差动放大;
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通过算法输出实际信号值;
所述数值转化模块用于将感温热电阻的阻值转化为温度值。
作为优选,所述肤色感应芯片包括YcBCr颜色空间模块、RGB颜色转化模块、HSV颜色转化模块、肤色模型模块、区域模型模块和模型对比模块;
所述肤色感应芯片用于对患者的肤色进行检测;
所述YcBCr颜色空间模块用于将颜色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分离,并进行肤色测量;
所述RGB颜色转化模块用于将YcBCr颜色空间模块转化为RGB颜色空间;
所述HSV颜色转化模块用于将RGB颜色空间转化为HSV颜色空间;
所述肤色模型模块用于建立肤色模型的数据库;
所述区域模型模块按照肤色在颜色空间中的聚类性,用数学表达式明确规定肤色的范围;
所述模型对比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肤色信息和规定肤色的范围进行比对,并输出相应的肤色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8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