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9641.3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元星;郑明;李洪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华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气分析仪 取样探头 汽车尾气分析 油水分离器 电脑 汽车尾气排放 数据处理单元 智能诊断系统 车辆故障 分析模型 基础车辆 模拟工况 数据传输 维修建议 维修经验 维修指导 烟气取样 诊断分析 主机相连 人工的 数据筛 维修 探头 云端 采集 超标 智能 清晰 替代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分析系统,包括取样探头、油水分离器、五气分析仪以及电脑;所述取样探头为烟气取样探头的一种,取样探头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依次油水分离器和五气分析仪连接;五气分析仪通过导线的数据处理单元与电脑的主机相连,将数据传输到电脑上;本发明基于模拟工况曲线和特有的智能云端数据筛查分析模型系统,可同步于五气分析仪采集到的汽车尾气排放数据,并对其进行精确分析,可提供快速准确的车辆故障分析结果,给出维修建议;智能诊断系统能够为维修人员提供清晰的维修指导,全面替代人工的诊断分析工作,只需具有基础车辆维修经验的人员便可完成对超标车辆的维修工作,并能更加准确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分析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尾气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量有害气体、粉尘等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近几年全国多次发生大范围雾霾,根据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显示,频繁发生的雾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都与车辆尾气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6 年 2 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空气污染治理的报告再次指出,机动车发展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国家将加强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法规的执法力度,并将采取以下措施:2016年1月1日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全部执行国五标准,对新生产车采用形式认证制度加强机动车尾气I/M制度的有效实施,加速对黄标车的淘汰机动车尾气抽检和红外遥感监测执法。
I/M制度是世界上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对在用车进行强制性定期检测,并对出现故障的车辆进行强制修理的制度。从未来我国汽车增量和保有量控制趋势分析,以及制度实施效果来看,加快落实在用车领域的I/M制度,对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未来汽车增量和保有量趋势上看,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1.72亿辆,据国家信息中心保守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5亿辆,如果加上逐年淘汰因子,2017~2020年新车增量约为平均每年2400万辆。
曾有业内专家透露,他们发现在用车的污染排放量不能简单地用排放标准来衡量,不同行驶里程、不同使用情况的车辆,在污染物排放上千差万别,最高相差几百倍,高污染车辆总数虽不足汽车总量的20%,但其带来的污染排放量却占总污染排放量的60%以上。
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实现I/M项目评估制度,我国由于维修技术能力不足和配套政策法规的欠缺,大部分城市依然处于开环管理模式下,致使I/M制度形同虚设。
虽然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和治理,但仍有大量车主借助“黄牛”蒙混过关。“黄牛”通常在收费后为车辆安装临时装置,使其可以通过环保检测,过检后再拆除。一台尾气超标的车辆相当于几十台甚至于几百台车辆的尾气排放量,这对空气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当前,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和治理已成为世界重要课题,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许多技术还处在探索和实验阶段,目前治理汽车尾气超标还停留在根据人工经验判断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维修措施的方法,这对维修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至少需要8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能胜任。然而,能够分析、判断、指导维修的高级技术人员往往具有培养困难,要求薪资待遇过高,易跳槽的特点,同时对汽车尾气维修而言,缺乏相应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分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尾气分析系统,包括取样探头、油水分离器、五气分析仪以及电脑;所述取样探头为烟气取样探头的一种,取样探头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依次油水分离器和五气分析仪连接;五气分析仪通过导线的数据处理单元与电脑的主机相连,将数据传输到电脑上。
一种汽车尾气分析系统诊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进入登录界面;打开电脑登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华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华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9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鉴定和评价蓝莓耐盐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体传感器的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