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喇叭按响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9918.2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8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汪啸冬;王振南;李辉;杨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豪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60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喇叭 金属丝 导通件 上下滑动连接 部分对称 回路导通 平行设置 下环形体 相对独立 行程控制 按压点 嵌件 异响 收缩 摩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喇叭按响机构及其工作方法,所述汽车喇叭按响机构包括上下滑动连接的上按响机构、下按响机构,所述下按响机构包括金属丝回路,所述上按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使金属丝回路导通的导通件。本发明中,下按响结构内两根金属丝平行设置,围绕下环形体的部分对称分布,极大地改善了因嵌件问题引起的收缩不均,从而减少按响间隙行程波动,可以将按响间隙行程控制标准提升一个等级。本发明的上按响机构中的三个导通件相对独立设置,三个按压点分别独立、互不影响,从而解决了摩擦带来的异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方向盘按响技术领域,应用于汽车行业,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喇叭按响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普遍存在的方向盘包括三部分:气囊盖、中间部分和骨架部分,其喇叭接通主要靠按压气囊盖以触动接通导通回路使喇叭鸣响。中间部分一般起到支撑气囊盖和按压时回路导通的作用。
目前,中间部分的实现方式有三类:
第一类是将回路导通做在气囊盖上,中间部分仅为弹簧支撑,这种结构成本低,但是气囊盖和回路导通做成一体式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良率高、状态不稳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按响导通的间隙波动大,常出现喇叭常响或者干涉造成按不响。
第二类是中间部分主体采用金属板结构,这种结构稳定性相对好,但是制造成本很高。
第三类是中间部分采用金属丝嵌件结构,主要由上嵌金属丝件、下嵌金属丝件、弹簧组成,上、下嵌金属丝件分别靠自身卡勾和卡槽限位、不可脱开,中间放置弹簧支撑,当受到力值按压时,上、下嵌金属丝件的金属丝接触使回路导通,喇叭鸣响。这种结构在综合成本和稳定性上占有优势,生产成本相对于第二类结构低很多,比第一类结构成本稍高,但稳定性比第一类结构高。
目前的第三类按响机构虽然在成本和稳定性上具有相对优势,但是随着市场的竞争、使用要求及降本要求越来越高,已略显不足。方向盘对于整体按响的导通间隙要求提高,这种间隙由气囊盖和按响配合、按响与骨架配合、气囊盖与骨架配合共同实现,而当前按响机构本身去满足方向盘整体导通间隙已比较困难,何况还有其他零件配合需求。
当前在用的按响机构显现的劣势主要有:
1、当前按响机构的上、下嵌金属丝件因嵌金属件问题致产品出模收缩不均引起零件变形,造成按响行程波动大,已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使用要求。
2、面对汽车行业的降本需求,目前的按响机构成本已经不显优势。
3、当前按响机构由于上、下片均为整体结构,三个点之间互相牵扯造成上、下片运动不是垂直方向,从而导致上、下片摩擦大,异响声音大。当前主要依靠涂抹润滑脂来降噪,使用润滑脂有两个弊端:第一增加总成本,第二是影响零件VOC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喇叭按响机构及其工作方法,通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结构稳定,行程间隙更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喇叭按响机构,包括上下滑动连接的上按响机构、下按响机构,所述下按响机构包括金属丝回路,所述上按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使金属丝回路导通的导通件。
其中,所述下按响机构包括三个下固定件,所述金属丝回路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金属丝,三个所述下固定件沿金属丝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金属丝固定连接,所述上按响机构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导通件,三个所述导通件一一对应地与三个下固定件插接,每一所述导通件的端部对应于两根金属丝的位置设有使金属丝回路导通的导电金属片。
其中,所述金属丝回路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左金属端子和右金属端子。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的与下固定件对应的金属段与下固定件嵌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豪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豪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9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