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0448.1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3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尹鹏飞;李宇杰;邹永兴;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B22F9/30 | 分类号: | B22F9/30;B22F1/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复合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把含铜有机盐溶解于沸点高于该有机盐分解温度的有机溶剂中,配置成分解溶液;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分解溶液置于保护气氛中加热,分解溶液发生热分解,生成铜和碳,生成的碳吸附在已生成的铜表面,形成石墨烯层,该石墨烯层使铜的生长各向异性,铜的生长方向垂直于铜(111)晶面,形成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通过改变热分解条件,可控制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边长尺寸;其中所涉及的热分解条件包括加热温度、加热方式、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在加热过程中,分解溶液的最高温度在200℃-500℃;在最高温度的保温时间为15min-120min;加热方式采用整体加热方式或者通过局部热源进行局部加热的方式;分解溶液中与热源直接接触的部分升温速率控制在5℃/min-1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含铜有机盐是含有一价或二价铜的有机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铜有机盐为油酸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点高于含铜有机盐分解温度的有机溶剂是烃类、苯类、醚类、长碳链的醇类、酮类、酯类、类脂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油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溶液中含铜浓度为0.001mol/L-0.02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用到的保护气体采用一种惰性气体或多种惰性气体的混合物,气体的流量为60mL·min-1-80mL·min-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铜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采用氮气或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04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