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CD模组自动压接点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1158.9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7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沫;姚毅;赵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d 模组 自动 接点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CD模组自动压接点亮设备,包括:承载治具、探针通用治具以及压合机构;承载治具包括承载治具主体和连接块,连接块与承载治具主体之间设置有压接弹簧,承载治具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金手指插接槽,金手指插接槽与连接块电连接,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焊点,首先将LCD模组的金手指插入金手指插接槽中,LCD模组即与连接块电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压块向下压合连接块,连接块底部的连接焊点与探针插槽中的探针相接触,实现探针与金手指的电连接,完成LCD模组的点亮。本发明的点亮设备不需要将FPC接线端的金手指与探针对准,提高压接的成功率和LCD模组检测效率,并且探针未与金手指直接接触,避免了不成功的压接导致的探针损坏金手指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CD的视觉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CD模组自动压接点亮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缩写:LCD)不仅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和无几何变形等诸多优点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低等特点。因此,LCD被广泛应用于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车载显示器、桌上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等显示器领域。LCD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技术原因,会产生多种缺陷,如各光学膜片上的外来杂质和表面划伤,这些缺陷的产生将对LCD的使用性能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零件制造与部件组装过程中的成品率,生产过程中需要对LCD的微观和宏观缺陷进行实时在线自动检测。
目前LCD模组段在进行视觉缺陷检测前,首先需要进行LCD模组点亮测试。现在行业内普遍将LCD的柔性电路板(FPC)接线端的金手指与治具上的探针压接实现点亮,主要采用方式为人工手动压接、自动压接以及半自动压接。FPC是一种特殊的印制电路板。它的特点是重量轻、厚度薄、柔软、可弯曲。由于FPC比较柔软容易弯曲,现有技术中的压接FPC接线端的金手指和探针的方式,不容易将FPC接线端的金手指和探针对准,导致压接的成功率较低,进而影响LCD检测效率,并且不成功的压接还易导致探针损坏金手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模组自动压接点亮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接FPC接线端的金手指和探针的方式,不容易将FPC接线端的金手指和探针对准,导致压接的成功率较低,进而影响LCD检测效率,并且不成功的压接还易导致探针损坏金手指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LCD模组自动压接点亮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承载治具、探针通用治具以及压合机构;
所述承载治具包括承载治具主体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承载治具主体的顶部,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承载治具主体之间设置有压接弹簧,所述压接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所述压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治具主体相连接,所述承载治具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金手指插接槽,所述金手指插接槽与所述连接块电连接;
所述探针通用治具设置于所述承载治具的底部,所述探针通用治具包括探针通用治具主体,所述探针通用治具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探针插槽,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接焊点,所述探针插槽的位置与所述连接焊点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压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治具的一侧,所述压合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压块,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压块向下压合所述连接块。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推动杆、传动块、转轴以及转轴支撑座,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推动杆沿所述推动杆的中心轴方向直线运动,所述传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转轴,所述压块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压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相重叠。
可选的,所述承载治具主体的顶部设置有LCD容置槽,所述LCD容置槽的表面设置有连通通孔。
可选的,所述探针通用治具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探针块,所述探针块与所述探针通用治具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承载治具主体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探针插槽设置于所述探针块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凌云视界智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1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撕膜贴合一体机及贴附方法
- 下一篇:液晶面板显示异常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