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731.6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陈昌亚;黄帆;郑京良;张晓;耿志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舱 载荷舱 视场 穿舱电缆 太阳观测 卫星构型 开孔 电磁吸合 连接装置 物理隔离 内嵌式 侧板 内嵌 天线 安装路径 电源供给 观测信息 热控系统 数据通信 天线连接 卫星平台 稳定度 无遮挡 悬浮板 卫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包括载荷舱、平台舱、电磁吸合连接装置、穿舱电缆、天线、平台载荷;载荷舱内嵌于卫星构型的平台舱中,通过电磁吸合连接装置与平台舱物理隔离连接;平台载荷设置在平台舱,通过穿舱电缆与天线连接;平台舱外表面附有侧板,侧板上设置平台舱视场开孔,平台载荷通过平台舱视场开孔观测信息。载荷舱内嵌设计为载荷舱内的设备开展工作提供保护,同时有益于热控系统的设计;平台舱视场开孔,载荷视场无遮挡;穿舱电缆的安装路径不影响载荷舱内悬浮板的运动,实现天线和平台载荷之间的电源供给和数据通信。本发明能够实现卫星平台舱和载荷舱物理隔离,极大提高太阳观测卫星的精度和稳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飞行器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嵌式高性能太阳观测卫星构型设计。
背景技术
空间科学包括空间天文、太阳物理、空间物理、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微重力科学、空间基础物理和空间生命科学。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引领性、挑战性,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空间探测技术向灵敏度更高、分辨率更精、多任务与多功能更强、标定能力更准和观测范围与谱段更宽的方向发展,载荷对卫星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指向精度和稳定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大部分卫星科学探测任务中,卫星有效载荷的在轨工作需要平台提供可靠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
传统卫星载荷与平台固连,存在挠性附件影响,微振动难以测量与控制,微振动效应严重限制了卫星的指向精度与稳定度。传统的卫星设计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未来空间科学任务需求,需要采用新型的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卫星平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内嵌式太阳观测卫星构型,包括载荷舱、平台舱、电磁吸合连接装置;
载荷舱内嵌于平台舱中;
载荷舱通过电磁吸合连接装置与平台舱物理隔离连接。
优选地,包括载荷舱底板,所述电磁吸合连接装置设置在载荷舱底板上,呈规则排列。
优选地,所述电磁吸合连接装置包括解锁装置、重复锁紧解锁机构、磁浮作动器,解锁装置、重复锁紧解锁机构分别成对并两两设置在载荷舱底板的对角位置处,磁浮作动器排列在两个解锁装置之间。
优选地,包括穿舱电缆、天线、平台载荷;
平台载荷设置在平台舱,平台载荷通过穿舱电缆与天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平台舱外表面附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平台舱视场开孔,所述平台载荷通过平台舱视场开孔观测信息。
优选地,所述解锁装置为一次性解锁装置。
优选地,所述解锁装置设置台、重复锁紧解锁机构设置台、磁浮作动器设置台,实现平台舱和载荷舱物理分离。
优选地,包括±X轴长侧板,所述±X轴长侧板采用整体式布局。
优选地,所述穿舱电缆穿越载荷舱底板连接平台载荷与天线。
优选地,所述解锁装置设置为分离螺母,所述分离螺母将载荷舱和平台舱分离,所述磁浮作动器设置为磁浮机构,所述磁浮机构使得载荷舱悬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面对空间复杂多变的热环境和电磁环境,载荷舱内嵌可为载荷舱内的设备开展工作提供保护,同时有益于热控系统的设计。
2、载荷舱内嵌与电磁吸合连接装置联合构型,为载荷舱和平台舱的物理隔离实现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而提高了卫星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撞击分离式侵彻器
- 下一篇:一种箭载立体高度实时风速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