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种超细陶瓷颗粒组装修饰的3D打印用铝基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2334.0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允中;沈君剑;欧阳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08;B22F9/04;B33Y70/10;C22C21/02;C22C3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种超细 陶瓷 颗粒 组装 修饰 打印 用铝基 复合 粉末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两种超细陶瓷颗粒组装修饰的3D打印用铝基复合粉末,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材料:
铝合金粉末95%-97%;
纳米TiB2陶瓷颗粒2%;
超细SiC陶瓷颗粒1%-3%;
所述铝合金粉末颗粒为球形,粒径为15-53μm,含氧量500ppm;
所述纳米TiB2陶瓷颗粒的粒径为20-100nm,平均粒径为50nm;所述超细SiC陶瓷颗粒的粒径为300-500nm,所述铝合金粉末属于Al-Si合金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种超细陶瓷颗粒组装修饰的3D打印用铝基复合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用铝基复合粉末的粒径为15-50μm,含氧量1000ppm。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两种超细陶瓷颗粒组装修饰的3D打印用铝基复合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气雾化法制备铝合金粉末,得到粒径为15-53μm、含氧量500ppm的铝合金粉末;
B、高能球磨法制备超细陶瓷颗粒,得到粒径20-100nm、平均粒径50nm的不规则形状纳米TiB2颗粒和粒径300-500nm的不规则形状超细SiC颗粒;
C、称取铝合金粉末、超细SiC颗粒与纳米TiB2颗粒;
D、将两种超细陶瓷颗粒与铝合金粉末均匀混合,通过低能球磨工艺球磨3h后得到所述两种超细陶瓷颗粒组装修饰的3D打印用铝基复合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气雾化法制备铝合金粉末,包括如下步骤:
A1、在氮气保护下在200-250℃下熔炼0.5-1h铝锭,得到液态的铝合金;
A2、以氮气为雾化气体,在1.0-1.5MPa下雾化液态的铝合金,得到所述铝合金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高能球磨法制备超细陶瓷颗粒,包括如下步骤:
B1、在氩气保护下将微米级陶瓷粉末装入球磨罐;
B2、抽真空,通入氩气,以无水乙醇作为助磨剂,球磨过程为湿磨,球料比为8:1-12:1,球磨转速为200-500r/min,高能球磨不小于8h,交替旋转,每球磨30min停转冷却10min,在60-120℃下真空干燥不小于2h,制得所述纳米TiB2颗粒和所述超细SiC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球磨包括如下步骤:
D1、在氩气保护下将均匀混合后的铝合金粉末和两种超细陶瓷颗粒装入球磨罐;
D2、抽真空,通入氩气,球料比为4:1-8:1,球磨转速为110-160r/min,低能球磨2-6h,交替旋转,每球磨30min停转冷却10min,球磨过程为干磨,制得两种超细陶瓷颗粒组装修饰的3D打印用铝基复合粉末。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种超细陶瓷颗粒组装修饰的3D打印用铝基复合粉末在3D打印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23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