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隧道初支带模喷射混凝土快速施工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2530.8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雷明锋;朱立成;李玉峰;曹太波;徐红;黄国富;钟志全;扶亲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隧道 初支带模 喷射 混凝土 快速 施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隧道初支带模喷射混凝土快速施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隧道初支带模喷射混凝土快速施工的装置包括可移动式初支简易台车(61)、钢导轨(1)、环向驱动装置(2)、钢模板系统(3)、喷射系统(4)以及管线控制系统(5);所述钢导轨(1)设置在可移动式初支简易台车(61)上;所述钢导轨(1)整体呈拱形;所述钢模板系统(3)以及喷射系统(4)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钢导轨(1)上;所述环向驱动装置(2)设置在可移动式初支简易台车(61)上并分别与钢模板系统(3)以及喷射系统(4)相连;所述环向驱动装置(2)分别驱动钢模板系统(3)以及喷射系统(4)在钢导轨(1)上自如移动;所述管线控制系统(5)设置在可移动式初支简易台车(61)上并与环向驱动装置(2)相连;
所述钢导轨(1)包括外侧槽钢(11)、内侧槽钢(12)、拱顶固定钢板(13)以及拱底固定钢板(14);所述外侧槽钢(11)以及内侧槽钢(12)的结构及形状完全相同且均呈拱形;所述拱顶固定钢板(13)置于外侧槽钢(11)和内侧槽钢(12)所形成拱形结构的拱顶位置;所述拱底固定钢板(14)置于外侧槽钢(11)和内侧槽钢(12)所形成拱形结构的拱底位置;所述外侧槽钢(11)以及内侧槽钢(12)之间形成移动工作区;所述钢模板系统(3)以及喷射系统(4)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移动工作区中并在移动工作区中自如移动;
所述钢模板系统(3)包括钢模板设备滑动底座(31)、钢模板可伸缩支架(32)以及钢模板(33);所述钢模板(33)通过钢模板可伸缩支架(32)与钢模板设备滑动底座(31)相连;所述钢模板设备滑动底座(31)置于由外侧槽钢(11)以及内侧槽钢(12)之间所形成的移动工作区中;所述管线控制系统(5)通过环向驱动装置(2)驱动钢模板设备滑动底座(31)在移动工作区中自如移动;
所述钢模板设备滑动底座(31)包括钢模板滑动底座轮轴(311)、钢模板滑动底座(312)、钢模板滑动底座车轮(313)以及钢模板设备滑动底座横撑杆(314);所述钢模板滑动底座(312)以及钢模板滑动底座车轮(313)分别套装在钢模板滑动底座轮轴(311)上;所述钢模板(33)通过钢模板可伸缩支架(32)与钢模板滑动底座(312)相连;所述钢模板滑动底座轮轴(311)置于由外侧槽钢(11)以及内侧槽钢(12)之间所形成的移动工作区中并通过钢模板滑动底座车轮(313)在移动工作区中自如移动;所述钢模板滑动底座轮轴(311)是两根;所述钢模板设备滑动底座横撑杆(314)置于两根钢模板滑动底座轮轴(311)之间并分别与钢模板滑动底座轮轴(3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初支带模喷射混凝土快速施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可伸缩支架(32)包括第一可伸缩杆(321)以及第一铰接支座(322);所述第一可伸缩杆(321)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支座(322)与钢模板(33)相连;所述第一可伸缩杆(3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支座(322)与钢模板滑动底座(31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初支带模喷射混凝土快速施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系统(4)包括喷射设备滑动底座(41)、可伸缩支架模块(42)、喷枪(43)、喷射混凝土机(44)以及混凝土输送管道(45);所述喷枪(43)通过可伸缩支架模块(42)与喷射设备滑动底座(41)相连;所述喷枪(43)的喷口朝向钢模板系统(3)支护的部位;所述喷射设备滑动底座(41)置于由外侧槽钢(11)以及内侧槽钢(12)之间所形成的移动工作区中;所述管线控制系统(5)通过环向驱动装置(2)驱动喷射设备滑动底座(41)在移动工作区中自如移动;所述喷射混凝土机(44)置于可移动式初支简易台车(61)上;所述喷射混凝土机(44)通过混凝土输送管道(45)与喷枪(43)相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大学;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25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