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秸秆制沼气的时机自判定的均匀补料自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2898.4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沈丽尧;孙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36;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罗佩芝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料 小麦秸秆 自动控制系统 发酵液循环 电控单元 沼气 补料量 发酵池 时机 产气 判定 步进电机 均匀性 气体流量传感器 控制技术领域 甲烷传感器 补料系统 产气效率 程序调整 出口管路 控制系统 物料混合 信号控制 沼气生产 电磁阀 步进 发酵 采集 分析 | ||
1.一种小麦秸秆制沼气的时机自判定的均匀补料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滤网(4)、发酵液进循环泵管路(5)、发酵液循环泵(6)、发酵液出循环泵管路(7)、小麦秸秆补料罐(8)、补料电磁阀(9)、补料量标记(10)、电控单元(11)、补料罐均匀散料出口(12)、压料活塞连杆组件(14)、步进电机(15)、秸秆粉均匀释放筛(16)、气体流量传感器(17)、甲烷浓度传感器(18)。
其特征是:
该系统对原发酵池(1)改动小,只需在发酵池(1)上开设发酵液进循环泵管路(5)和发酵液出循环泵管路(7)螺纹,以及在发酵池产气出口管路(19)上开设气体流量传感器(17)和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18)两个传感器的安装孔即可。
发酵液进循环泵管路(5),其一端伸入发酵池(1),并与发酵池(1)螺纹连接。
发酵液出循环泵管路(7),其一端伸入发酵池(1)远离发酵池废料出口(3)处,该端部布置秸秆粉均匀释放筛(16),其上有直径为小麦秸秆平均长度的3~5倍的释放孔。
小麦秸秆补料罐(8)上设有补料量标记10,其端部为补料罐均匀散料出口(12)。补料罐均匀散料出口(12),其由8个异向孔出口组成,直径为小麦秸秆平均长度的3~5倍。
步进电机(15)通过压料活塞连杆组件(14),与小麦秸秆补料罐(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制沼气的时机自判定的均匀补料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
电控单元(11),与气体流量传感器(17)、甲烷浓度传感器(18)连接,采集气体流量传感器信号和甲烷浓度传感器信号;与补料电磁阀(9)连接,控制补料电磁阀(9)的开启和关闭;与步进电机(15)连接,控制步进电机(15)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制沼气的时机自判定的均匀补料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
运行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补料自动控制系统定时采集一次气体流量传感器(17)信号和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18)信号,获得发酵池产气出口管路(19)处甲烷总流量Q甲烷测及甲烷浓度C甲烷测。
步骤二,对是否需要补料进行判断:
电控单元(11)对比当前发酵池产气出口管路(19)处甲烷总流量Q甲烷测与电控单元(11)内部存储的发酵池产气出口管路(19)处的甲烷总流量设计值Q甲烷设
情况a:Q甲烷测<k1×Q甲烷设,k1为阈值系数,取0.6~0.8,发酵池(1)需要补料,进入步骤三。
情况b:其它情况,发酵池(1)不需要补料,返回步骤一。
步骤三,电控单元(11)计算小麦秸秆补料量m小麦秸秆、补料电磁阀(9)开启、步进电机(15)和发酵液循环泵(6)工作时间T,以及步进电机(15)步进速度v。
步骤四,电控单元(11)根据步骤三计算得到的参数:补料电磁阀(9)开启、步进电机(15)和发酵液循环泵(6)工作时间T,以及步进电机(15)的步进速度v,发出控制信号至补料电磁阀(9)、步进电机(15)和发酵液循环泵(6)。
步骤五,补料电磁阀(9)执行电控单元(11)的开启命令;发酵液循环泵(6)执行电控单元(11)的运转命令;步进电机(15)执行电控单元(11)的运转命令,步进速度为v。
步骤六,电控单元(11)计时至T后,发出控制信号至补料电磁阀(9)、步进电机(15)和发酵液循环泵(6),关闭补料电磁阀(9)、步进电机(15)和发酵液循环泵(6),补料结束,返回步骤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制沼气的时机自判定的均匀补料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电控单元(11)计算小麦秸秆补料量m小麦秸秆、补料电磁阀(9)开启、步进电机(15)和发酵液循环泵(6)工作时间T,以及步进电机(15)的步进速度v,其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m小麦秸秆设为标定小麦秸秆质量设计值,为第一次在小麦秸秆补料罐(8)中加入的小麦秸秆质量。
其中,k2为循环系数,取0.2~3;V发酵池为发酵池(1)总体积;为发酵液循环泵(6)流量,发酵液循环泵(6)选型应符合循环泵流量其每小时泵液体积V1h应满足2V发酵池≤V1h≤5V发酵池;C甲烷设为电控单元(11)内部存储的发酵池产气出口管路(19)处的甲烷浓度设计值,一般取0.4~0.6。
其中,ρ小麦秸秆为小麦秸秆新料(13)的密度;S补料罐横截面为小麦秸秆补料罐(8)的横截面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28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罐体
- 下一篇:一种顶吸式生物酶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