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多酶的双菌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83119.2 申请日: 2019-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9797117A 公开(公告)日: 2019-05-24
发明(设计)人: 何腊平;帅瑶;陶菡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24B15/20;C12R1/07
代理公司: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代理人: 刘安宁
地址: 550025 贵州省***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菌制剂 烟叶 解淀粉芽孢杆菌 配制 糖盐溶液 制备 种子液培养基 蛋白酶 换气 淀粉酶活性 发酵过程 纳豆激酶 湿度降低 烟草发酵 烟叶品质 口含烟 密封袋 烟品质 灭菌 补加 混匀 应用 食用 对口
【说明书】:

一种产多酶的双菌制剂,是由解淀粉芽孢杆菌GUHP‑86与解淀粉芽孢杆菌GZU03制得的,制备方法包括(1)种子液培养基配制和灭菌;(2)配制单一制剂;(3)配制产多酶的双菌制剂。产多酶双菌制剂的应用方法是将烟叶置于密封袋内,分别吸取两种单一制剂用于烟叶,控制产多酶的双菌制剂总体积,又取有糖盐溶液于烟叶中,充分混匀,于培养箱内进行培养,每天定时换气,且当湿度降低时须补加有糖盐溶液。本发明的产多酶的双菌制剂,在烟草发酵过程中能够提高纳豆激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从而提高烟叶品质,不仅大大提高口含烟食用价值,同时还可以强化发酵过程。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对口含烟品质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也涉及烟草,进一步来说,涉及由两种杆菌制成的制剂在烟草加工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口含烟(Snus)是一种含有尼古丁的无烟烟草制品,由磨成粉末的烟草再加盐和水混合而成,有时也会加入香料,如香柠檬油、玫瑰油或甘草。口含烟是烟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通常放置在唇部和牙龈之间消费,或者放入口中咀嚼使用。袋装口含烟一般是由晾烟或明火烤烟经过粉碎、热处理和包装加工而成的一种潮湿的烟粉或烟丝状烟草制品,使用时含在唇龈之间。

口含烟原料是应响口含烟品质的主要因素。口含烟原料具有刺激性大、青杂气重和香味不协调等缺点。改善口含烟质量可通过微生物发酵。通过微生物发酵,可改善口含烟原料刺激性、香味不协调等缺点,得到香气质更好的口含烟产品。通过微生物代谢,消耗烟草本身蛋白质、纤维素及淀粉等不良成分,同时,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功效性成分,如产生多种酶,有些酶本身对提高烟叶的香气有帮助,如蛋白酶可以水解烟叶中的蛋白质,水解产物和进一步转化的产物可以产生烟草致香物质;有些酶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酶,如淀粉酶对消化系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接种合适的功能菌,产生一些功能活性酶,提高烟叶的香气量等品质,使杂气、刺激性下降,具有更好的食用舒适性。

目前将微生物用于口含烟的专利技术仅有ZL2016103176476号《适用于口含烟的烟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技术将合理配方的烟叶组经科学合理的微生物发酵降解烟草中的部分大分子物质,有效降低烟丝苦涩味和辛辣味,并具有柔和与协调的感官特性,所用的菌种为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鲁氏毛霉(Mucor roxianus)或根霉(Rhizopus)或乳酸菌(Lactobacillus)的一种或几种。迄今为止,尚无将解淀粉芽孢杆菌用于烟草提质增香的专利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产多酶的双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将两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分别制成可以用于烟草提质增香的制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制剂的应用方法,使其在口含烟品质改善方面得到实际应用。

发明人提供的产多酶的双菌制剂,是由解淀粉芽孢杆菌GUHP-86与解淀粉芽孢杆菌GZU03制得的混合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液培养基配制和灭菌

按下面配方配制培养基:胰蛋白胨1.25g/L、酵母提取物0.625g/L、NaCl 6.25g/L、葡萄糖0.625g/L、水1000g;配好后按三角瓶容量的20%分别装入三角瓶,用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待冷却后分别接入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GUHP-86和GZU03于37℃、180r/min下进行培养18h±2h,得到种子液;

(2)配制单一制剂

将所得种子液于2℃~5℃、7000~9000r/min下离心10~20min,收集沉淀并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所述沉淀,然后向所属沉淀加入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摇匀,分别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GUHP-86和解淀粉芽孢杆菌GZU03的单一制剂;

(3)配制产多酶的双菌制剂

在使用时分别将两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单一制剂按照(4~0)∶(0~4)的体积比例取用,得到产多酶的双菌制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3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