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熏蒸包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3218.0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博善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00;A61P25/00;A61P25/02;A61P37/04;A61P15/00;A61P9/12;A61P3/10;A61P3/06;A61P9/10;A61P9/00;A61P29/00;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熏蒸 原料药 制备 藏红花 心脑血管病 妇科病 雪莲花 薄荷 排毒养颜 风湿 高血糖 高血脂 罗布麻 男科病 人参果 透骨草 雪灵芝 龙骨 瘦身 高血压 应用 美容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熏蒸包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熏蒸包以藏红花、藏雪莲花、藏雪灵芝、藏罗布麻和藏人参果为主要原料药,配以透骨草、薄荷、龙骨和天蚕蛾等原料药,形成了具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熏蒸包可治疗男科病,妇科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病,风湿,类风湿,美容,瘦身,排毒养颜等病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熏蒸包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需要,人们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经常会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甚至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即是神经衰弱。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心理治疗、行为疗法、配合药物及物理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中药熏蒸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的生理特征而作用于机体的一种疗法。熏蒸疗法也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治疗方法,免去了病人因长期服药,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的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等多种副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熏蒸包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可有效治疗男科病,妇科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病,风湿,类风湿,美容,瘦身,排毒养颜等病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熏蒸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熏蒸包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熏蒸包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熏蒸包,所述熏蒸包由以下原料制备,所述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藏红花4-8份,藏雪莲花5-10份,透骨草2-4份;藏雪灵芝1-3份,藏罗布麻1-3份,薄荷2-4份,龙骨8-10份,藏人参果1-3份和天蚕蛾1-3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熏蒸包,其中,所述熏蒸包由以下原料制备,所述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藏红花6份,藏雪莲花7.5份,透骨草3份;藏雪灵芝2份,藏罗布麻2份,薄荷3份,龙骨9份,藏人参果2份和天蚕蛾2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熏蒸包,其中,所述原料还包括百合1-3重量份和大枣5-1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熏蒸包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龙骨,粉碎后过筛,加入乙醇进行浸提,经6-12小时后,过滤,取滤过液即得浸提液,将所述浸提液加热蒸发,得到龙骨提取液,冷冻干燥后形成龙骨浸提粉备用;
(2)将天蚕蛾在50-60℃下进行烘干,然后粉碎,形成天蚕蛾粉;
(3)将薄荷摊放成1-2cm厚,再采用水蒸汽从底部通入,杀青处理20-60秒后,待温度降至40-45℃,表面喷洒野菊花提取液,保温发酵,烘干至水分含量为6-8%,然后粉碎形成薄荷粉;
(4)按配比称取除龙骨、天蚕蛾、薄荷外的其他原料,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粉,向所述混合粉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所述龙骨浸提粉、步骤(2)得到的所述天蚕蛾粉和步骤(3)得到的所述薄荷粉,混合均匀,通蒸汽灭菌,分装,即得所述熏蒸包。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熏蒸包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加热蒸发的温度为50-6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熏蒸包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水蒸气的温度为130-15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熏蒸包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发酵的时间为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博善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博善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3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