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低压缸光轴的供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4480.7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勋;白旭东;杨晋宁;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08;F24D19/10;F01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网加热器 供热系统 换热器 热源 疏水管路 低压缸 光轴 热网 侧出口 凝汽器 大机 供热技术领域 热量利用率 热网循环水 保证系统 火电机组 排汽管路 稳定运行 侧连接 内部件 中压缸 冷源 进口 改造 | ||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供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低压缸光轴的供热系统,包括大机凝汽器、换热器和若干个热网加热器,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冷源侧连接热网循环水管路,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热源侧进口连接中压缸排汽管路,所述热网加热器的热源侧出口连接热网疏水管路,所述热网疏水管路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和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热源侧进口连接所述热网疏水管路,所述换热器的热源侧出口连接所述大机凝汽器。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低压缸光轴的供热系统,保证系统内部件稳定运行、热量利用率高、改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低压缸光轴的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镇住宅面积越来越多,供热需要量越来越大,以及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为了降低能耗以及满足城镇供热量需求,采用热电联产的方式进行供电和供热,充分利用汽轮机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提高热效率。热电联产是一种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作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汽轮机包括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可以减少汽轮机总体长度,减少高级钢材使用量,降低建造成本。
为了提高机组的效率和运行安全性,将大型凝汽机组改成供热机组,大致有三种方法:一是在原凝汽机组的汽轮机的高压缸、中压缸或中低压缸上,根据不同的供热压力等级需要,在不同的位置打孔抽汽;二是将汽轮机的低压缸和转子进行改造,更换为背压供热机组,由汽轮机排汽直接供热;三是通过改造低压缸和转子或仅仅通过运行调整提高背压,由背压的升高提高原有的循环水温度,由循环水来供热。
汽轮机的低压缸光轴供热技术就是一种利用背压供热的形式。低压缸光轴供热是一项可实现节能减排,增加供热面积的重要技术。
低压缸光轴供热技术的具体供热过程:
非供热期,低压缸采用原机组低压转子(带叶片),以纯凝方式运行;供热期,低压转子采用低压光轴转子(不带叶片),取出低压隔板套及隔板,保留低压两端汽封,光轴转子总体重量等于原有低压缸转子重量,此阶段低压缸不做功、低压转子仅起到传递扭矩的作用。
结合图1所示,汽轮机包括高压缸1、中压缸2和低压缸3,低压缸3连接大机凝汽器4,在供热过程中,中压缸2的排汽大部分输送到热网加热器6用来加热热网循环水,从而对外供热,热网循环水通过热网循环水泵5泵入热网加热器6中,热网循环水在热网加热器6中吸热后进入热网循环水供水管路进行供热;而中压缸2的排汽中的一小部分通过冷却蒸汽管路进入低压缸3,带走低压缸3转子与低压缸3内的蒸汽(或空气)产生的摩擦鼓风热量,低压缸3排汽冷却损失大幅减少,且连通管路上连接有中/低压缸连通电动门43,以调节此管路的通断;热网加热器6的疏水通过热网疏水泵打入低压加热器,热网疏水泵的出口端连接有热网疏水泵出口控制门41、热网疏水泵电动调节门42;因此进入大机凝汽器的蒸汽仅剩下来自低压缸的一小部分用于冷却的蒸汽,严重影响了连接在大机凝汽器4上的轴封冷却器36和凝结水泵35的安全运行。
现有的低压缸光轴供热系统,轴封冷却器36和凝结水泵35存在运行安全性问题,影响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是热电联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大机凝汽器的进汽量较少,导致轴封冷却器和凝结水泵的安全运行受到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低压缸光轴的供热系统,保证系统内部件稳定运行、热量利用率高、改造成本低。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4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