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可穿戴设备一体式人体突发伤害实时监测报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5075.7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锋;高俊波;孙伟;白静静;高楚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1;A61B5/0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包姝晴;徐雯琼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害 手机 实时监测报警 可穿戴设备 准确度 采集 量化 联系人电话 内置传感器 手机摄像头 穿戴设备 个体用户 建模分析 判断结果 数据上传 数学模型 突发事件 血压数据 用户生命 姿态解算 体征 服务器 呼叫 摔倒 警报 分析 脉搏 验证 发送 图像 监测 优化 | ||
1.一种手机-可穿戴设备一体化的人体突发伤害实时监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步骤1、在手机终端通过手机内置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对手机内置的磁场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产生的数据进行高速采集;
步骤2、基于所述步骤1中采集的手机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和人体姿态解算;
步骤3、通过图像识别模块自动打开手机摄像头,拍摄并获取运动模糊图像,并利用图像识别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
步骤4、采集穿戴设备数据并进行传输与处理;
步骤5、量化受伤害程度;
步骤6、向预设联系人发出警报;
步骤7、对上传至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用户的数据特性,并依照用户实际情况进行自动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突发伤害实时监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样频率为100HZ。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突发伤害实时监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一步包含:
S21、坐标转换:
根据手机内置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磁场传感器数据,将机身三维坐标转换为真实世界三维坐标,即人体三维坐标;其中,以人体躯干为基准,x轴方向为躯干正前方,y轴为躯干正左方,z轴为躯干正上方,且x,y,z轴相互垂直,则人体任意方向运动都可以分解为这三个方向上的分量:在x轴方向的加速度为ax,在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ay,在z轴方向的加速度为az,则人体加速度向量为人体运动的运动角速度在三个方向上可分为:绕x轴为wx,绕y轴为wy,绕z轴为wz,则人体的角速度向量是
S22、人体姿态解算:
基于手机内置的磁场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数据的姿态解算算法流程为:
S22.1、对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产生的ax,ay,az及陀螺仪产生的wx,wy,wz数据进行加载;
S22.2、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合加速度和合角速度,即和将其载入待处理的数组中,构建动态链表;
S22.3、处理设定时间t1内产生的合加速度数组,先判断合加速度的模是否大于合加速度阈值ath,若是,则判断进入步骤S22.4,若否,则继续判断该设定时间t1内的合加速度,直到数组中元素判断结束,返回步骤S22.1;
S22.4、处理设定时间t2内产生的合角速度数组,先判断合角速度的模是否大于合角速度阈值wth,若是,则转入步骤S22.5中,若否,则继续判断设定时间t2内的合角速度,直到数组判断结束,返回步骤S22.1,继续检测;
S22.5、判断当前设定时间t3内垂直方向的加速度方向,若向下,则转入步骤S22.6,同时启动步骤3,否则,返回步骤S22.1;
S22.6、读取设定时间t4内产生的若干条数据,数据记为Nn,n为数据条数;
S22.7、对n条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y=ax+b得到线性拟合离散点Cn,利用公式求出相似度S,其中,Ni为数据样本点,即第i条数据,Ci为拟合数据样本点,即第i个线性拟合离散点,i=1,2,3,…,n;
S22.8、相似度阈值为Sth,判断S>Sth,若成立,则转入步骤3,否则返回步骤S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50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