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尖锐湿疣防复发中药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5784.5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玺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47/42;A61K47/14;A61K47/24;A61P31/20;A61P17/12;A61K35/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水剂 包埋 尖锐湿疣 制备 复发 治疗 板蓝根 马齿苋 甘油三油酸酯 中药 白花蛇舌草 无毒副作用 重量份数比 金银花 卵磷脂 苦参 混合药液 原料大豆 蒲公英 黄芪 复发率 亮氨酸 薏苡仁 白术 鹅膏 孵育 复配 黄柏 拉链 载药 紫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尖锐湿疣防复发中药水剂,该中药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成:金银花8‑9份、蒲公英10‑12份、苦参5‑8份、马齿苋10‑11份、黄芪3‑5份、白花蛇舌草5‑7份、黄柏5‑8份、板蓝根7‑9份、紫草3‑5份、薏苡仁4‑6份、白术1‑3份、包埋载体10‑20份、白鹅膏2‑3份;所述包埋载体由原料大豆卵磷脂、亮氨酸拉链型肽和甘油三油酸酯复配制成。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S2、包埋载体的制备;S3、载药:取10‑20份步骤S2制备的包埋载体与步骤S1提取出的混合药液在55℃条件下孵育1h,使得中药成分被包埋于载体中,即得到治疗尖锐湿疣防复发中药水剂。本发明的中药水剂治疗尖锐湿疣药效更持久,疗效彻底,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防复中药水剂。
背景技术
尖锐湿疣又名尖圭湿疣、生殖器疣,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生殖器、会阴、肛门的表皮瘤样增生,属性传播疾病,潜伏期1-6个月,平均3个月,分显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三种。初起为淡红色丘疹,渐次增大增多,融合为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增生物,根部可有蒂,因分泌物浸润表面呈现白色、污色或红色,有痒感、灼痛和恶臭,增生甚者成为巨大尖锐湿疣。性滥交为本病传播原因,为全世界流行,目前STDS已达20余种,尖锐湿疣是其常见之一,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极大。尖锐湿疣这一性传播疾病目前随着社会不断开放,人类流动性的加大等诸多社会因素,在我国一些地区已成为常见的性病,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
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包括手术、口服或注射药物、外涂药、外洗药等。手术方法如手术切除、激光切除、冷冻等,只能清除可见病灶,且痛苦较大不能消除亚临床症状,复发率高。药物疗法如使用干扰素、抗病毒药物等,疗程长,费用高,不易根治,很难从才良本上解决问题。该病临床以西医治疗为主,一般采用祛除局部外生疣的治疗方法。(一)外用药物:1、足叶草酯与足叶草毒素的应用;2、外用3%肽丁胺霜的应用;3、80%-90%三氯醋酸的应用;4、干扰素制剂的局部皮损内注射及其外用制剂。(二)全身用药:1、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药物;2、干扰素的全身应用;3、胸腺肽、转移因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由于CA易于复发,上述治疗只能暂时清除疣体,不能根本消灭尖锐湿疣病毒,不能根除HPV的感染,有效率仅在30%左右,且复发率极高,通常3个月内最低复发率也达25%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尖锐湿疣防复发中药水剂,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尖锐湿疣防复发中药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治疗尖锐湿疣防复发中药水剂,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分制成:
金银花8-9份、蒲公英10-12份、苦参5-8份、马齿苋10-11份、黄芪3-5份、白花蛇舌草5-7份、黄柏5-8份、板蓝根7-9份、紫草3-5份、薏苡仁4-6份、白术1-3份、白鹅膏2-3份、温敏性包埋载体10-20份;所述温敏性包埋载体由原料大豆卵磷脂和亮氨酸拉链型肽复配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温敏性包埋载体由原料大豆卵磷脂、亮氨酸拉链型肽和甘油三油酸酯复配制成;大豆卵磷脂、亮氨酸拉链型肽、甘油三油酸酯的用量重量比为15:6:1。
优选的是,所述大豆卵磷脂可以采用羟基化改性的大豆卵磷脂,或者采用酰羟化改性的大豆卵磷脂。其中,羟基化改性方法为:将大豆卵磷脂中添加4%的乳酸和17%的双氧水,双氧水中过氧化氢浓度含量20%,于50~70℃温度下搅拌反应1~3h,然后加入浓度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并在减压条件下干燥至水分1%以下。酰羟化改性方法为:首先将大豆卵磷脂中加入5%的乙酸酐,酰化反应30min,制得乙酰化改性磷脂;然后将乙酰化改性磷脂中加入4%的乳酸和10%的双氧水,双氧水中过氧化氢浓度含量20%,于80℃温度下搅拌反应30min,然后加入浓度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并在减压条件下干燥至水分1%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玺,未经王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57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药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