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氧电池阴极亲锂-钴锰复合金属基有机框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6269.9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0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蔡克迪;董纯希;刘凡;郎笑石;徐天野;张莹莹;杜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12/08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王佳佳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复合金属 有机框架 锂氧电池 钴锰 制备 离心产物 催化剂 应用 二甲基甲酰胺 电子传导性 对苯二甲酸 催化材料 催化反应 活性位点 离心处理 水热反应 循环寿命 乙醇洗涤 研磨 上清液 水热釜 乙酸锰 乙酸钴 整平层 锂离子 过筛 保留 吸引 | ||
一种锂氧电池阴极亲锂‑钴锰复合金属基有机框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乙酸钴、乙酸锰和对苯二甲酸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转移到水热釜中,水热反应;用乙醇洗涤后,进行离心处理,弃去上清液,保留离心产物;将离心产物,干燥,研磨过筛后,得到钴锰复合金属基有机框架催化材料。优点是: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活性位点以及优异的电子传导性;应用于亲锂的ZnO/CNT作为阴极的整平层能够吸引锂离子,促进催化反应更好更快的进行,从而明显提高了锂氧电池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氧电池阴极亲锂-钴锰复合金属基有机框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锂氧电池是一种用锂作负极,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的电池。与传统的金属氧气电池相比,锂氧电池具有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以及更高的工作电压和比能量,可在一些需要高功率、免维护的系统之中获得应用。目前,大多数锂氧电池的催化材料都为二氧化锰,但二氧化锰的电子传导性较差,使其性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锂氧电池的循环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氧电池阴极亲锂-钴锰复合金属基有机框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提高锂氧电池循环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氧电池阴极亲锂-钴锰复合金属基有机框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乙酸钴、乙酸锰和对苯二甲酸按照摩尔比0.65:0.65:1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配成乙酸钴-乙酸锰-对苯二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液;
(2)将乙酸钴-乙酸锰-对苯二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液转移到水热釜中,在150℃~180℃下水热反应18h~40h;
(3)将水热反应后的反应物加入乙醇溶液,超声分散15min~30min;将分散后的溶液沉降,弃去上层清液;重复上述清洗方式5次~8次;
(4)将洗涤后的反应物进行离心处理,转速5000r/min~7000r/min,时间8min~10min,弃去上清液,保留离心产物;
(5)将离心产物,在70℃~80℃的条件下干燥12小时~20小时;研磨过筛后,得到钴锰复合金属基有机框架催化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与乙酸钴的摩尔比为2:1~5:1。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60%。
进一步的,研磨过筛时,过250目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的钴锰复合金属基有机框架催化材料在锂氧电池阴极中的应用,所述锂氧电池阴极包括支撑层、整平层和催化层三部分,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催化层制备时,催化层浆料配制使用的复合催化剂,所述复合催化剂是质量比为2:1的钴锰复合金属基有机框架催化材料和Pt/C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层浆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分别称取碳粉和复合催化剂,混合均匀,加入质量浓度为5%的PTFE溶液作为粘结剂,所述碳粉、催化剂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75:10:15,超声分散2小时,得到催化层浆料。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浆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碳纸浸泡在质量浓度为5%的聚四氟乙烯溶液中30min,取出自然晾干,而后在350℃加热1h。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层浆料是通过化学沉淀法合成ZnO/CNT,其中选择Zn(OAc)2·2H2O作为Zn源,LiOH·H2O作为沉淀剂,乙醇作为溶剂;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层浆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6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