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盖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6487.2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G02F1/153;G02F1/16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许青华;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导电层 盖板 电致变色器件 表面设置 变色 电致变色材料层 个性化需求 玻璃基板 产品外观 电解质层 感官体验 光学胶层 可逆变化 平行错位 施加电压 外观品质 依次层叠 用户需求 后盖板 疲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色盖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玻璃基板、光学胶层和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平行错位设置的第一film层和第二film层,在所述第一film层朝向所述第二film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在第二film层朝向所述第一film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电致变色材料层和电解质层。本发明的盖板在施加电压的控制下呈现的颜色能够可逆变化,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而且用户在使用某种颜色的后盖板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产生审美疲劳,而本方案能够轻松的利用电致变色器件对盖板的颜色进行变换,提升了外观品质,进而满足用户对产品外观的个性化需求,大大提高用户的感官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色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平板电脑、摄像头、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逐渐普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近些年,消费者不仅对电子产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其舒适度及外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各厂家为了博得大众的眼球、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不断的就电子产品的外观进行改进,作为电子产品的“面子”工程,盖板在其中扮演特殊的身份。但是现有的盖板的外观颜色效果以及性能效果都是比较单一,颜色效果都是不可逆变的,只能是单一的颜色,一旦形成就不可更改颜色,其外观吸引力不强,难以使产品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变色盖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变色盖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玻璃基板、光学胶层和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平行错位设置的第一film层和第二film层,在所述第一film层朝向所述第二film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在所述第二film层朝向所述第一film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电致变色材料层和电解质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质层为凝胶态电解质层、全固态电解质层或液态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包括含锂离子、氢离子和/或钠离子的电解质;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的材料包括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均设有电极引线与电源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引线是导电银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边缘错开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通过导电胶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与移动终端主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固定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移动终端主板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与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基板上设置有IR传感器,所述IR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无线通讯连接到移动终端APP,并通过其操作控制电致变色材料层变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均为 ITO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材料层和电解质层的周边端设有密封层,且所述密封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相对空隙中。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盖板在施加电压的控制下呈现的颜色能够可逆变化,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而且用户在使用某种颜色的后盖板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产生审美疲劳,而本方案能够轻松的利用电致变色器件对盖板的颜色进行变换,提升了外观品质,进而满足用户对产品外观的个性化需求,大大提高用户的感官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6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